巩固平安奥运成果 推进平安北京建设
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12-04-14

王安顺

  以平安奥运的圆满实现为标志,首都政法稳定工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平安奥运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平安北京”建设,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坚强保障。

  一、平安奥运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通过推进平安奥运战略,首都社会治安、安全稳定、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得到全面改进和加强,政法队伍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平安奥运为首都政法稳定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实现平安奥运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平安奥运是奥运会成功的最大标志,是最重要的国家形象”的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在思想认识的高度、工作重视的程度、组织领导的力度、资源整合的深度、群众发动的广度以及人、财、物的保障强度方面,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有力推进了平安奥运各项措施的落实。

  发挥体制优势、举全市之力是实现平安奥运的重要基础。奥运安保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之多、范围之广,在首都大型活动安保史上前所未有。北京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大力弘扬“平安奥运重如泰山、奥运平安人人有责”的精神,激发了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共保奥运平安的极大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果。

  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是实现平安奥运的制胜法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发动群众的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群防群治、专群结合,形成了百万大军共保奥运平安的恢弘态势,显示出群防群控的巨大威力。

  重视基层、夯实基础是实现平安奥运的重要保障。从奥运申办成功开始,就紧紧围绕平安奥运目标,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层次。以扎实有效的基层基础工作为平安奥运奠定了坚实根基,保证了平安奥运的实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实现平安奥运的不竭动力。在完全开放、动态透明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开展奥运安保工作,是奥运安保筹办工作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遵循国际惯例,又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有效应对了各种新情况,妥善处置了许多新问题。

  这些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平安奥运理念贯穿到奥运筹办的全过程,把平安奥运工作置于“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全局工作中来抓。推进平安奥运的过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平安奥运的圆满实现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以实现平安奥运为新起点,全面谋划平安北京建设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北京市委确立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目标。结合市委工作部署和首都政法稳定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建设“平安北京”的工作目标。“平安北京”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保障,是首都政法稳定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载体和平台,是贯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政法稳定工作的一条主线。建设平安北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平安北京”放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全局中统筹推进,进一步巩固深化平安奥运工作成果,以创新体制为抓手,以整合资源为核心,以强化基层基础为保障,以完善工作体系为支撑,全面提升首都安全稳定工作水平,努力把首都建设成安全、稳定、和谐的首善之区。具体说,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坚持重在整合。平安北京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仅靠哪个地区、哪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主动搭建共创平安的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建设平安北京的强大合力。

  坚持重在建设。要以建设性的思路、建设性的举措、建设性的方法,建立健全平安北京建设的组织基础、体制条件和制度保证。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治安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各级组织和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督查指导体系、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体系,为“平安北京”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体系支撑。

  坚持重在基层。基层基础是政法稳定工作的生命线,是政法稳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在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主动向基层倾斜,形成人往基层走、钱为基层花、力往基层使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基层成为维护安全稳定的坚固防线。

  坚持重在创新。要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审视、分析和判断平安北京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去破解平安建设中的各种障碍、束缚,大力推进工作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不断推动平安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三、以六大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平安北京建设

  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着力在源头预防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手研究建立安全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开展对信访、稳定方面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以形成指导性政策和意见,努力把矛盾和问题预防排解在事前。着力在化解积案上下功夫,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力量,明确责任和时限,全力推进涉法涉诉、重信重访等突出问题的排查化解和执行积案集中清理工作。着力在创新体制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信访问题首问、首办、首接责任制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衔接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引导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的各种有效工作机制和模式,不断提高综合化解水平。

  建立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整体防控水平。坚持和深化奥运期间社会面防控工作的有效模式和经验,按照精确指导、整体防控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精细化、社会化、信息化,逐步建立起具有首都特色的全方位、全覆盖的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治安防控精细化,就是通过深化区域防控、等级防控、网格巡控模式,推动防控措施、防控力量等各类资源的科学分配,形成整体防控、精确指导、责任到人的治安防控工作网络。治安防控社会化,就是从加强社会治安志愿者组织建设、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入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和动员发动手段,不断巩固、规范和扩大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拓展和丰富群防群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治安防控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重要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科技防控覆盖面,不断提高防控的科技水平。

  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探索首都人口流动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转变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全面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项措施。要转变发展理念,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发展水平,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有效控制人口规模。要转变管理理念,从过去单纯治安控制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上来,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居住、工作、生活环境,采取多种形式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切实解决他们在教育、医疗、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探索建立主动提供服务、主动维护权益的各种工作机制和模式。要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对各种有效服务管理模式和经验的总结推广,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暂住证制度,强化暂住证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建立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治理体系,努力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加大对治安较差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力度,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出问题全方位、多层次的滚动排查和滚动治理。特别要着眼于维护城乡结合部、环城带、农村地区的安全稳定,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实现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城市秩序清理整治联动工作机制,组建专项工作组和联合执法队伍,实行统一协调、统一行动,对突出问题开展经常性清理整治,不断推进环境秩序治理工作整体化、阵地化、长效化。加强经济领域执法工作,依法稳妥处理经济纠纷案件,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严格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刑事犯罪综合预防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综合运用教育、防范、打击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对首都社会治安局势的驾驭能力。深化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健全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宽缓措施,把从宽和从严的法律政策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有效提高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覆盖面,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改进重点人群的教育、服务、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建立应急处置体系,全面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针对可能影响首都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提前预警,充分做好应急处突准备,防止暴力恐怖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提高防范处置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活动,切实提高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特点规律的研究,加大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隐患的排查力度,不断提高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消防、交通、地铁、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努力以安全保稳定、促发展。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