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谐·发展”论坛:李国杰演讲
来源: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图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各位来宾下午好,因为我的讲话只有20分钟的时候,需要压缩一下。今天很高兴,今天谈的信息化,我觉得跟当年谈市场经济有一样的道理,上午吴敬琏先生讲过,“市场经济有好的市场经济,也有坏的市场经济”,我们过去谈工业化,也有好的工业化,也有坏的工业化,信息化没人这么讲,实际上也有好的信息化和坏的信息化,坏的就是如果不建立在一个技术创新信基础上。我们这边可能是更加很低端的出让劳力和土地,人们总会从信息化中取得实惠,所以自主创新和惠及大众是密切联系的。

  要做引导信息化走上政府的道路要采取一些举措,这些举措和我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有联系的。我觉得在信息化中间有下面的事情要不能回答。

  第一,信息化要不要走一条和国外信息化不同的道路,为什么不同?国外的路中国走不通,我到这里《中国电子报》发了一个文章,这里面第一章就是新闻,关于MB授权的产业的事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前两天我们和记者有一个讲话,我说这个事情如果是按照传统的现在所用的计算机、笔记本、用Inter的芯片加上微软的软件,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今后十五年,到2020年中国有多少人要上网,至少有七八亿人,有的可能微观一点,不管五六亿,还是七八亿,总是数以亿计。五六亿上网的话,可能办公室里有,家里也有,平均下来五六亿按现在的市场价,买Office要好几千块钱,接近上万,好几万亿的宽带,不谈别的加上你的服务器和网络整个信息化至少花费几十万亿。中国有没有那么多钱,这条路是走不通,中国必须走一条与外国不同的信息化道路。

  有没有能够在掌握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很多人觉得没能力,天天讲技术创新,不能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觉得没有能力,信息技术里面一个关键的知识产权,包括Inter。我们能不能够跨越,我们能不能通过一种交换所谓平等交换获得国际上平等的地位,这也是一个问题。讲最多的就是国外禁运的技术我们都不能不能搞上去,像神州六号,国外不禁运的都搞不上去,有没有在公开竞争的环境,把信息产业做强做大,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不热心搞研发,国家要不要出钱给企业做研发,一些部门为什么不热心本土的产业怎么样形成在正极当即,提供一个两项,你做一个初步的回答,信息化的是一个不好的信息。

  首先来讲,要实现“低成本高技术战略”,如果采取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明天,这是很多人脑子里没有讲的一种隐含的信息化道路。希望美国今天怎么,我们就明天怎么样,这种跟随的话很难找到差距,现在的新型面临追重大的转折,这是我们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想跨越的时候,不像刘祥跨栏那样,在同样一条路上人家和你一样走,人家早在一二十年。中国那么强比人家要快,难度很大。在转折的时候要另辟新路。

  第二只有立异才能标新,中国的国情不同于美国,不能跟着Win-TEL,信息化一定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实现低承袭信息化战略,要研制生产与国外不同的信息产品。

  再一个就是低成本和不是打价格战,是和高性能一样,都需要发展高技术才能获得,中国的低成本产品最大的市场,满足我们广大中低收入人群信息消费需求,是我们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也是我们非常难得的机遇。

  我把最近几年发布的上网人数的发展情况调整了一下,可以看到,前面几次的增长很快的,最近几年增长的很慢,百分之十,逐年递减。按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我们有希望在未来五年增长两到三个亿,每年就一个一千万的问题了,要需要几千万了。为什么增长慢?最简单的原因?我们要采用一些简单适用的技术,要采取降低成本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创新,提高可用性,延长可用生命周期,提高资源的利率,做低成本的网络终端的问题。

  我画两张图,就是Win-TEL,我们希望以后做的不是这个模式,你的主要的能力在后面,你的处理器都在后面,你的这种模式应该能大大节约成本。

  我在很多场合下,呼吁研制开发生产一千块钱以下的新型PC机,去年一年国家事业单位增加一千多万台电脑,花费的好几百亿,这样做下发花费很大的。我们做过调研,在上班的八小时内,微机里面、服务器里面,CPU真正工作的时候不到5%-6%,大部分时间浪费,搞信息化以后,每个地方都规划着高起点,很多政府都是是不切合实际的,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购买了不少高档设备,造成巨大浪费。我觉得中国的信息化设备绝对高于美国,我前不久到欧洲、法国、意大利的宾馆里面的设施比中国的信息化的设备落后多了。所以我们造成很大的浪浪费,今后的推广信息化中贯彻低成本的原则,够用就可以,长期用,减少浪费这是一个大问题,一定要发展和现在的办公系统不同的低成本能力服务器,不需频繁升级,而且时间要非常长。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原来的专家使用早期,现在引进了这个阶段是一个广泛普及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应不不光是性能高,还要耐用,容易用,而且要可靠、成本也要低。今后十五年是发展的机会,现在还不着急,过十五年再说就晚了,现在是后起国家赶上的难得的机遇,现在的平稳发布期更关注成本和应用,讲的做强信息产业不是做尖,天性可能要关注少数高消费人群,但中国企业若局限在少数高消费人群中“做强”可能没有优势,我们一定要首先基于13-15亿中国人的低成本消费做强。

  我们画的一张图就是蓝颜色是国外的发展情况,比我们早几年发展,红颜色是中国,我们讲的跟国外的差距什么意思呢?就是两围上一围就是今年中国的技术与外国的差距。我们想竞争,一定要想办法。还有一个就是红色的要做芯片和CPU,我们和国外相差几年,这是一个横向的比较,这两个差距都需要缩小。

  有一种做法是引进,买设备,我们这个设备可以短时间内拉近,赶上国外水平的差距,但是你要考虑到将来在同样的技术赶上别人,不但没有缩短时间,可能时间更长,两方面都要努力,同时原始创新与继承创新同时,同时原始创新缩小在技术上落后于的时间差距。否则的话,走了一条错误路。举两个例子跟大家探讨。我们今天做的CPU在2001年2018um32单发射,前不久法发布了“200发布的成果,0.18um、64位、4发射的相当于以前的3倍水平”,这两年之间性能提高的十倍,但是以前也就是一倍左右,我们经常说远远超过国外的发展,最木都讲发展感到恐慌,这种讲法是部分我们现在的水平,今天我们已经在投龙芯2D8,搞现在应用机器大多数都是那种。手机的芯片都是65纳米和45纳米的芯片他们作出来的应该和奔腾四是一样的纵隔来讲,我们在往下十一五计划重点,可以0.61至0.45的芯片,做到2010年的时候,我昨天在讲,每一个芯片有1千亿次,应该同国外是一个档次,在自己发展的时候,不是许多人赶上的,所以很多人不太相信自己的力量。

  觉得好象只有依靠别人的东西才能走上上去。她们我们的龙芯2号不是龙芯2E的性能是高于我们以前的设备,所以大大提高的我们的开发水平,少走了很多的弯路,但是有好处但是不能贬低自己。

  我们在天津最早引进推广以以后,以前是一百亿次,现在是200亿次,我们的机机器有下面的芯片是20亿次,现在一般的芯片是10亿次芯,中国人民有能力赶上去,不是说中国在没有能力,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所以我要特别强调交换的必要性,交换是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创新,工业是靠交换发展起来,知识文明也必须靠交换才能发展起来,自主知识产权也在交换中发展壮大。

  现在有一种论调说我们只要外国禁运的技术我们都能搞上去,是指我们能做出来,但是不是比得上别人最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市场竞争或直接交火的战争中才能看出来。但是我们从无到有肯定对我们有好处,但是不能满足于做出来就行了,凡是外国不禁运的产品我们几乎都搞不上去,这才能最可怕的事,我国决不能走回头路,放弃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必须从机制上找原因,学会在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在信息领域,一般只有别人愿意购买或交换的专利才有重大商业价值。

  如果这次国外的公司转让给我们技术,我们感到很高兴,觉得我们得到和很大的好处,经过一两年努力,以后我们相信龙芯的CPU一定是卖给别人的,是别人买我们的。

  实行“珍珠换玛瑙”的专利,申请专利是科技领域短兵相接的交锋。我们申请专利缺乏细致的分析,常常没有找到科研的突破口,做了许多无用工,今后不应片面追求专利数应强调专利分析与谋划,要改变先搞科研后在成果中找可能的专利的习惯做法,而应先分析专利做再做科研。“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专利是没有用的。

  不要把自主开发当成自主创新,自主开发不一定是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成果不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反而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我们所谓自主可孔的技术,很大程度体现在真正实现“珍珠换玛瑙”的技术发展路线,以获得国家专利。

  我们授权很多的专利,但是我们经常不能谈专利设备,人家要积极应对,我们的国家的一些大公司,也是应用专利在谋求毛利,要有清醒的认识。

  应该高度重视知识谋略,绘制战略地图,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速培养精通各国专利的有利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专利既是真老虎也是纸老虎,决不能被气势汹汹的霸权公司吓倒。

  台湾和韩国日本他们的发展道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一般是出力,别人拿技术过来,韩国和日本买人家的专利去分析,分析以后他们再研发只有自己技术技术。

  我们再简单说一下现在创新体系里面,搞信息化里面,大学、科研院所到企业中间应该有一个行业部门和地方的中间机构做得低媒介。现在各环节特别薄弱,建立我们国家应该像美国的两级大学企业,另外一个就是现在特别强调应用带动企业创新,要核心技术不能只靠少数科研人员作公关,必须通过用户不断的使用,按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才能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日本的电信运行公司大量采用本国研制的新设备,而我国电信问应公司基本上不考虑这个。政府采购政策也需要调整,这就不展开讲了。

  另外一些企业,大家都讲为什么企业没有成为主体,底子薄是一方面,更多原因是体制方面的原因,严格来讲,企业创新搞不上去,是因为很多企业还不是企业,它走的还不是发展,像华为这些面民营企业是有动力的,政府和大学应该帮助其尽快成为主体。

  在我们经常讲的科研和经济两张皮,实际上另外两张皮是我们的本土产业和应用领域,我们大量进口信息化,带动救活国外的企业,但是怎么样以最大的市场带动国内的产业是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韩国比我们做得好多。

  各级部门,包括自治组织部,包括天津市政府,如果考核国有企业的老板,比如电信部门、比如说天津电信,电信用不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带动自己的产业,作为考核之一,那就不一样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