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城市的发展
来源:改革与开放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刘艳红 郑德友   

    摘 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地域信息化发展,提高为民服务水平,通过对数字化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趋势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引起每位公民的关注,分析数字化城市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潍坊经济

  一、纵观“数字城市”

  1.进入21世纪,信息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数字城市”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2.潍坊信息化发展的新理念是在国内外“数字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数字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市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实现潍坊经济社会科学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潍坊市信息化建设在综合考虑环渤海、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战略和潍坊市中心城区扩展、北部滨海新城建设等空间发展布局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与长远发展规划。“实现一个目标: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实施三步走战略:到2010年重点实施十项基础性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形成“数字城市”基本框架,为全面深入应用夯实基础;到2012年基本完成“完善基础”、“信息强政”、“信息便民”、“信息兴业”、“信息惠农”、“优化环境”六项专项任务,信息化水平进入山东省信息化先进城市行列;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城市”,进入全国信息化先进城市行列。

  二、“数字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英美国家政府全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可视为“数字城市”建设的开始。如今覆盖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信息化起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信息网络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200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居世界第一,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目前,国内已有1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制定“数字城市”发展规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2.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发达国家开始通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以市民为中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理念。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示范工程以显露头角。欧盟的“电子欧洲”,显示了互联网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公共服务领域很好地运用了信息技术。

  北京市以“数字奥运”建设为契机,成为国内数字城市建设的领跑者,上海把优先发展城市信息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很多城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互动、在线事务处理和网上便民服务四个方面为公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3.信息化高度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趋势

  成熟阶段的“数字城市”将面向知识处理,成为集知识创造、储存、加工和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和信息中挖掘出潜在的知识,形成可供共享的“知识库”是“数字城市”走向成熟的关键。“数字城市”发展成熟阶段,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与分享信息和知识,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和国家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每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均有机会参与到这个信息社会中来。信息化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重大变革。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城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素有“半岛走廊”之称,境内建有济青、潍莱、东青、青莱、荣乌五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新、大莱龙、益羊、青临五条铁路。近几年来,潍坊市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理顺,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电子政务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企业信息化稳步推进,电子商务普及面扩大,农业信息化成效明显,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全市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了较快增长。

  “数字潍坊”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带来冲击,特别是在发展电子政务,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互通共享,必然会涉及一些部门利益,可能成为“数字城市”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国内许多信息化失败的案例也都不同程度地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信息化建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不完善和信息化工作推进机制的不健全也会为“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开展、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带来一定困难。再是,近两年是“数字城市”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资金投入保障是决定以电子政务为主的基础性重点信息化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如何有效地应对体制机制带来的挑战,化解建设风险,是决定“数字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