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国营厂进入上海市信息中心的经历
来源:博客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1988年4月初因为国营单位减少人员,我保留一定关系离开了。由此而留心寻找适当的工作做。


         4月 28 日我骑自行车经过幽静的华山路。这里马路洁净,路上行不多,马路两边虽然有些店面和弄堂,但是更多的是围墙。围墙和格栅上常有葱茏的树丛冒出。我总觉得这里有一种两样的气韵,这种气韵是宁静又高贵的。它不单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 它大概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所以行驶着的车辆也不能杂糅的那种田园气息偏布了四周。


         突然门口挂牌写着“上海市信息中心”的字样进入眼中,表明了这一处大院的名称。此处的单位由地段和贵族式洋房形成了神秘风貌,尽管其性质和归属均可引起人们的想象和推测,终由“信息”两字点出其现代化的内涵功能。


         我想何不进去问问情况,自我推荐一下呢。便径直进去,穿越过园子里的大草坪到一间临着花园带玻璃门的房间,向办公室的一些年轻人讲了我的项目设想。它涉及到联系和服务于在国际权威性文摘上发表作品的作者。他们叫来一位五十多岁的长者,后来知道他是李源泉,处级干部。他明白了我的设想后引荐我去另外一间叫总公司的房间。


        我的这个设想来自于我自己的经历。早在于1990年之前的80年代,我在国内发表的20多篇技术论文中有6篇被国际上权威性的文摘刊登。如美国的“Chemical Abstracts” 和英国的“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Abstracts” 。被刊登时我作为作者并不知道, 因为文摘机构是不通知的。为此就设想以此为内容对作者服务,让原作者获得信息.


         就在这个大院子里我的项目被几次讨论, 后来又叫我与一些决策者面谈,获准了可以进行试运作。在项目进行中向全国46个单位发了信函, 还到上海图书馆使用 Scienc Citation Index  (SCI)  查询方法。这个项目主要就我一个人在操作,信息中心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牌子。这是我与信息中心的第一次合作。谈不上很成功,因为规模不大投入的成本也不大,所以成绩也就不明显。


          后来我又参与他们策划的专业人材招聘活动,担任组织和联络工作。工作时常常要打电话,先迅速找到负责人接听,然后清晰地说明意图和参与方式。在那个阶段的电话联系中我常常用坚定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讲话。因为凭自己的阅历已熟悉了那些人的底细,我知道那些有级别的干部亦是与我同时代的人。


         中国人与人打交道不管介绍自己还是询问事由,先得问对方是谁,再决定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他们对于下级和群众来的电话思路敏捷, 推委绝熟。而对于上级机关的态度是谦恭谨慎,语气委婉, 断然不敢代表领导回绝电话。 所以口气要响牌子要大,才能解决问题。


    “上海市信息中心”这个牌子听上去比较响亮。它隶属于市政府,但是归口于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其前身只是市计划委员会建立的电子计算机站,早在1979年为了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而筹备建立的。当时在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资助下购买了 IBM公司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1987年初在此成立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4个月后江泽民作为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来此视察。其时开始对市政府各个部门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且参加了二、三期利用日圆贷款项目。1994年改名为上海市信息中心。然后建立了上海经济信息网(属于中国经济信息网), 还办起了以前瞩性预测为特色的经济类刊物“经济展望”。


         我到上海市信息中心的时候新的部门------信息化培训中心正在筹建中,我就属于由陈佩琴领衔的这个部门。目标是要以信息技术为内容,以市场化的培训等服务于社会。我们的部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是依附于信息中心, 尤其是设备和房屋等还是信息中心的,老同志的工资待遇也不可能分开。


         在经过两次合作之后他们表示欢迎我参加一同工作, 不管是业余的还是全职的。


         1999年元旦我正式加盟到信息中心。其时,作为一个被改革浪潮由国营厂冲向社会已年逾天命的老三届人,我自诩肯干善学,自青春年少怀有的追求情结没有减少,立志干一番事业的豪情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