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04-15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经历了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


准备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应该从过去的以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外围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1984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在现代新兴产业群中,信息产业是最重要、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核心因素。要逐步装备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造传统工业服务。应当把电子工业摆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加强对电子和信息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


    1988年至1992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机电部、国家科委和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EDI技术、CAD/CAM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启动阶段
    1993年,我国信息化正式起步,国家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
    1993年12月,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加强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994年5月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1996年以后,中央和地方都确立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各地区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潮流。
    1996年1月,成立了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由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


展开阶段
    经过1993-1997年的建设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已经初步形成。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指导方针。


    1999年,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批示,成立了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信息产业部努力推动电信体制改革,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和结构调整、国营企业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公司开展市场竞争的格局。与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和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来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支持信息化。


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党中央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为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由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必须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200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信息化建设提出实现6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转变。第一,信息产业由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转变。信息产业是推进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二,由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与共享转变。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这对于提高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能力,开展公共服务以及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由政策扶持向以体制创新为主转变。第四,由以城市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第五,信息安全由应对防护向综合保障转变。第六,由基础设施先行向基础性工作先行转变。


2    004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在京开幕。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信息化的推进工作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实求效”的指导方针,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个领域的应用,在推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及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是规划和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专项规划》全面分析了信息化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回顾和总结了我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了“十五”推进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我国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日臻完善。随着《电子签章法》、《电信条例》的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个人数据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


    我国信息化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品的制造业规模已跃居全国各个工业部门首位,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2005年,我国“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正在研究制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