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东海县审计局围绕“立足本职做贡献、扎根岗位争一流、践行承诺创佳绩”主题,紧扣工作实际,着力彰显审计特色,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有效履行审计职责、推进审计业务管理创新、推动审计成果转化等方面紧密结合,在“浓、新、硬、实”四字上下功夫、见成效。
凸显“浓”字,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一是依靠学习推动。先后开展了“日读一小时、月读一本书”和“书籍漂流”等活动,围绕打造“书香审计机关”目标,引导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同时每周举办结合自身业务工作的“一人一课”互动学习活动,一人讲大家评,比谁讲得好,比谁评得精,着力提高审计人员“能写会讲”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拓展其视野。二是创设载体拉动。在实施开会动员、分层次学习等基础上,将开展争创“文明单位”、争创市以上优秀审计项目、争当岗位明星和争当优秀审计组长、审计能手等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氛围营造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引导和带动审计人员争创佳绩。三是选树典型带动。发现、树立一批勤廉先进典型,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审计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一步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单位内部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四是公开承诺促动。审计机关党员干部利用审计网上办公平台、审务公开栏、党员群众会议等形式向全局人员公开承诺事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汇聚全体审计干部“争一流、创佳绩”的智慧和力量,有效调动起审计干部参与和融入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
凸显“新”字,争创审计工作亮点。提倡审计人员人人都是创新主体,全力推进审计工作创新,着力加强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管理等五个方面“创新”,强化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要敢于和勇于做好“自选动作”,依靠工作创新来抢占创先争优活动“制高点”。一是以推动审计科学发展为根本点,进一步解决项目审计不深不透、质量不高等问题;二是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落脚点,深化民生领域审计,健全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制度机制;三是以提高审计效能为着力点,进一步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努力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四是以提高队伍素质为关键点,积极探索审计队伍专业化和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五是以提高审计队伍战斗力为出发点,大力推进以审计团队制为重点的审计管理创新。以科学整合审计资源为重点,根据专业胜任能力等情况,把所有审计人员划分为6个审计团队,实行团队长负责制,以审计团队为单位统筹配置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审计经费。通过争创审计工作亮点,切实做到确定审计重点有新视角,实施审计过程有新思路,揭露发现问题有新办法,有力激发出审计机关的生机与活力。
凸显“硬”字,提供创先争优保障。相继出台《审计团队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和《创先争优实施办法》等6项规定,加大了五个方面的考核力度,将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内容细化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信息化建设等8个大项、95个小项分别进行积分制管理和考核,按不同比重每季度进行评分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以硬性规则保障创先争优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大绩效审计工作考核力度,推动“绩效审计普及年”深入开展;二是加大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考核力度,努力在AO审计案例、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和信息系统审计案例编报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加大移送案件线索的考核力度,坚持把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作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重要使命;四是加大对固定资产审减和违规违纪金额收缴入库情况的考核力度,促进政府增收节支;五是加大对审计信息宣传和科研工作的考核力度,推进审计成果转化和扩大审计社会影响力。全局对排名较前的予以表彰,对倒数者予以谈话、教育,激励其奋起直追。通过考核评价“指挥棒”,在全体审计人员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和人人求上进、团队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凸显“实”字,提升审计工作业绩。坚持把提升工作成效作为实现创先争优活动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整合审计项目、人员和技术等资源,注重工作实效,切实将审计工作引入“活力+效率+开放”的科学发展“快车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该局所组成的6个审计团队,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普及年”活动,推进了“三责联审”工作,做到了政府投资项目跟踪、绩效和决算审计“三位一体”,实现了联网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等审计工作齐头并进,审计工作日益呈现出新气象。目前已审计完结56个审计项目,审计查出违规资金2934余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8884余万元,收缴入库增加财政收入近300万元,工程审计核减2783余万元,相关指标都比去年同期上升10%以上;审计成果得到进一步转化,所上报的审计报告等被上级领导批示42篇次,推动全县出台4个关于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和堵塞漏洞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在全市审计系统遥遥领先,被市以上新闻媒体采用信息2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采用3篇,《新华日报》采用7篇,《中国审计报》和审计署网站采用70余篇;审计人员扎实做到落实要求在前、勤奋学习在前、埋头苦干在前、开拓创新在前,“做贡献、争一流、创佳绩”在全系统蔚然成风。
吕恒联 袁清华 魏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