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电政在线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工业增加值增幅约是GDP增幅1.5倍。

  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现代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我国工业已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二是工业生产规模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原煤、粗钢、钢材、水泥产量分别达到26.22亿吨、5亿吨、5.85亿吨、14亿吨,均居世界首位。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1/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水泥产量超过45%。截至2008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工业产品已有210种。工业出口产品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2009年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每月超过100万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电脑、手机、彩电等电子产品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等领域,我国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以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是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工业在载人航天、大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卫星导航、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通信技术等当代科技的尖端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一大批高档数控机床新产品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工业装备保障能力和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重点建设提供各种成套设备。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电动汽车研制取得显著进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混合动力汽车实现载客运行并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

  四是通信业实现跨越发展。我国电信网络总规模、电话用户总数、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和互联网用户总数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09年6月底,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0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95亿户。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其中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9348万户,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网站总数达到306万个。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21%,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的乡镇达到97%。建成了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信息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架构。

  五是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工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信息发布、创意产业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促进了工业的优化升级。网络文化、动漫游戏、休闲娱乐、数字家庭、网络社区、无线城市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改变了生活方式,扩展了消费需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网“三网融合”的推进为信息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得到遏制。从二季度开始,国民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良好势头,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明朗。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其中1—2月增长3.8%,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月度最低增速,3、4、5三个月增速回升到8.3%、7.3%和8.9%,6、7、8三个月增速进一步达到10.7%、10.8%和12.3%。

  “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效果显著。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重工业增加值由1—2月的2.7%回升到8月份的13.2%。汽车受益于低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下乡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产销两旺,全年产销量有望突破1100万辆。轻工业在国家引导和鼓励消费、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总体上表现出较为平稳的回升态势,到8月份,轻工业增速回升到9.8%,轻纺产品出口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外贸出口整体降幅。

  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明显加快。受益于投资和政策拉动,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明显回升。8月份,39个大类行业全部保持同比增长,494种产品中有364种产品保持同比增长。前8个月,以冶金、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等行业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8月增速达到1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其中8月份增速达到16.1%。前8个月,以轻工、纺织、医药和烟草行业为主的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长9.5%,其中8月份增长10.9%。电子制造业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局面。前8个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8月增速回升到6.8%。

  各地工业增速恢复正增长。前8个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8.1%和13.5%,其中,8月份分别增长11.1%、13.1%和16%。8月份,工业增速超过10%的有江苏、山东、辽宁、天津、重庆等24个省份,7、8两个月31个省份当月工业增速均实现正增长。

  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观。前7个月,上报效益情况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7.3%,降幅较一季度缩小14.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缩小3.8个百分点,1—8月降幅收至10.6%,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0.4%,7、8月转为下降;亏损面19.2%,比上半年缩小0.8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幅比上半年提高或降幅收窄。

  上述情况表明,工业经济运行在中央实施一揽子计划作用下,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向好的运行态势已经明朗。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

  在看到应对危机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态势还不平稳,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已充分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脆弱而不稳定,外需萎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难有根本改观。从二季度开始,全球金融市场趋稳,发达国家经济萎缩幅度有所放缓,一些经济指标也显示世界经济正在触底。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主要靠政府投入和政策刺激,政策效果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由于各主要经济体下滑的态势没有根本性改观,就业形势仍在恶化,产能利用率依然低下,全球经济复苏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最新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4%。同时,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进一步加大了我国产品出口难度。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2.4%。实际利用外资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8月份利用外资下降12.1%。

  二是经济企稳回升主要靠政策支撑和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当前,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已见到良好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应会逐步减弱。投资大幅增长主要靠政府投入和银行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支撑,银行贷款大部分集中在大项目上。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7.1%的增速中,投资拉动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6%。受多数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同时,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等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力度还不够,应对危机、攻坚克难的动力和活力还不足。

  三是维持消费持续大幅增长难度很大,外需缺口短期内难以靠扩大国内消费来弥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出口贸易额逐年扩大,外需市场的扩大拉动了我国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形成了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我国工业还远未形成以消费为主体拉动的格局。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以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水平,上半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达3.8个百分点。受居民收入增长、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内需也需要一个过程。

  四是工业经济仍未步入正常增长轨道,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仅为近年来增长水平的六成左右,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工业效益状况仍不乐观,亏损企业亏损额仍居高不下,前8个月工业利润降幅仍达10.6%。近几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增幅逐月上升。在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出口继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效益下滑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

  五是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产能严重过剩表现得更为突出。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已严重过剩,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都存在较为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也存在重复建设倾向。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情况没有改变。

  六是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压力和挑战。去年底以来,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衰退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措施。重视发展制造业,谋求结构调整;试图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态环保、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领域保持竞争优势;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抢占未来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新兴产业发展将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发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推动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复苏缓慢,但如果我国工业仍然保持粗放式增长模式不变,即使现在率先回升,到时还将落后于别人,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形势稍好,尤须谨慎。如果麻痹松懈、应对不力,“关键期”有可能演变为“反复期”,其结果是不进则退,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应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坚定不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继续把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政策措施,力争实现工业经济全面好转。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采取行动稳定和刺激经济。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出现一些止跌企稳的苗头。但世界经济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平息,世界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多变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的新特征。

  第一,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一是全球总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近来美国储蓄率有所上升,欧盟一些国家也出现类似征兆,消费方式的变化导致总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会有所减弱。二是出口导向型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国际市场萎缩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提高内需比重将成为未来出口导向型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

  第二,产业结构开始新一轮的调整升级。一是金融危机可能会使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相对弱化的格局得到一定回调。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的新思路和措施,试图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新兴产业发展将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二是国际产业分工加速细化。表现为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发展。发达国家主要控制核心技术和品牌,加速将产品生产的低端环节转移外包。

  第三,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和产业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每个国家、企业和个人都负起责任。金融危机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受到各国的空前重视。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同时,低碳产业发展将产生新的技术标准。发达国家正凭借其技术领先优势,推动形成“碳交易”、“碳关税”等规则或准则。

  我们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有科学全面的认识。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煤炭占能源消费主体的格局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一方面,要妥善处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问题,坚持“共同负责但有区别”的原则,各国都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将催生出一批新增长点。去年底以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实际上是新一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这一理念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对于“智慧地球”等战略应开展前瞻性研究,与国情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启动“传感网络”的研发应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五,初级产品影响力将提高。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初级产品产业一度被视为是衰落的行业。但近十年来,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大大提升了这些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迄今为止,农产品、矿产品(包括稀土金属)、石油、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以往。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持续需求仍很可能延续下去。影响初级产品地位提升的主要因素:一是初级产品具有更强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对初级产品构成了强烈的需求。三是全球初级产品垄断性增长,加大了供给方控制价格的能力。未来初级产品价格尽管还会有周期性变化,但影响初级产品供给的中长期因素不会随周期性变化而消失。

  上述发展趋势对我国工业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政策的着力点要克服短期困难,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我们要密切跟踪,早做准备,加快进行战略布局,使我国工业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占领先机,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四、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尤其需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加强对危机后全球经济新格局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探索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的战略和思路。

  (一)巩固和发展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目标,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一揽子计划,更加注重完善落实已有各项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更加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下一步我们主要是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继续制定完成165项实施细则,加快落实规划涉及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企业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资金,拉动企业和社会投资,做好项目的跟踪和督促检查,进一步总结经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三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全面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四是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加强工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导作用。五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六是加强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监控,强化经济运行组织协调,确保完成国防重点科研生产任务,建立健全覆盖工业、通信业应急管理体系。七是选准切入点,加强试点示范,指导规范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八是协调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确保通信网络安全畅通。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在保增长的同时,把调整结构作为应对危机、抢抓下一轮全球经济发展机遇的重大举措。就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讲,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工业领域的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行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和以产品品种质量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抓好六个抓手: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围绕改进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推动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产业政策,加快技术标准制修订,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支持有优势的大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集聚方向发展。五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理,促进开发品种、提高质量、创建品牌和改善服务,从而引导消费,提升消费结构。六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推广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

  (三)推进“两化融合”,探索实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们体会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以下六个内容:一是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二是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三是坚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四是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发展;五是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为社会提供能够引导消费、满足需求、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改善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性工作。信息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推进“两化融合”,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企业、地区、行业三个层面选准切入点,抓好试点,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在企业层面,就是要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在地区层面,就是要继续推动“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四个切入点,把促进“两化融合”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在行业层面,就是要推进行业信息共享,建立分行业的信息化评价评估体系。

  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任务。要加强战略谋划,在国家层面上实现军工与民用工业的规划衔接、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在运作层面上积极探索军民结合的市场化途径,使民口企业合理合法地参与军工任务;在技术层面上,逐步统一军民技术标准,推动军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和辐射。

  (四)大力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支撑条件,我们初步考虑选择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6个领域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的重点领域。

  信息通信产业方面,重点培育和壮大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数字视听、软件业、数字内容、卫星应用等新兴产业群。

  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设备等战略性发展需要的重大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设备、支线及干线飞机、高技术船舶等先进交通工具制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急需的数字化、绿色化重大装备。

  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工程关键材料、微电子基础及配套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等新材料,支持大企业不断创新。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热利用,先进核电设备(高温气冷堆)制造,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煤层气开发及煤制石油替代产品,半导体照明,碳的捕集与存储,先进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群。

  生物产业方面,重点培育疫苗与诊断试剂、重大新药创制、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药物升级改造,生物农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及生物质能源开发,微生物制造,生物修复、生态治理等新兴领域。

  高端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工业软件开发应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服务、工程总承包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组织制定新兴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加快新兴支柱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推动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扶持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引导消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再一次使我们体会到,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必须把加快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通过产业联盟、公共技术平台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推动企业联合创新。二要加强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园区在资产、资源、环境、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创新能力,搭建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三要在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中,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四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整合科技资源,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优先启动能起到引领支撑作用的重点课题,加速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五要强化标准管理,做好标准与规划、产业政策的协同,促进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形成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的互动。六要创新发展思路,要充分借重我国工程科技专家的智力资源,组织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谋划大思路、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