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转型中探索中国道路
来源:科学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科学时报2005年11月9日讯   11月4日,2005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要在天津开幕。为了赶上早晨的开幕式,记者提前一天就到达了位于天津国展中心附近的某宾馆。刚一抵达房间,记者就询问宾馆服务员:“这里能上网吗?”得到的回答是:“不能,没有电脑插口。”沮丧中,记者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信息化何时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大家云集的论坛,并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苦苦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与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那里,记者捕捉到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的信息化,将会通过全方位“转型”走向普通人群。

    立足现实的转型战略

    中国的信息化从上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早在1997年4月18日至21日,当时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了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作了关于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说明的报告,首次给国家信息化下了一个明确定义,并提出了构成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六要素”概念。这六大要素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告诉记者,这些要素是经过一大批专家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且也是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来的。但是,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这些要素的内涵也必然要与时俱进。

    论坛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曲维枝的一席讲话透露了未来信息化的总体走向。就在论坛开幕的前一天,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中,核心一点就是“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围绕这一核心,一系列的转型战略也浮出水面。

    转型一:摆脱卖苦力的角色

    在这次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演讲引起了很多听众的关注。他幽默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头衔很多,但和这次会议最相关的是“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他特别强调,在专家咨询委员会过去一年多的工作里面,他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他告诉大家,在日前由中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增长方式的转型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即要从原来计划经济下的外延型增长方式转向内涵型的增长方式。他认为,外延型增长方式的一大“罪状”是,不能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来发挥优势、配置资源,使得经济的整体效益下降。现在我国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在大国中是少见的,因为我们自有知识产权太少,我们的服务业发展得很差,所以我们就不能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占据利润高的环节。他引用了一位耶鲁大学教授的说法,就是现在中国在世界分工中还在扮演卖苦力的角色。

    他认为,为了摆脱这一局面,归根到底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降低工业化的成本。为此,他特别强调指出,很多人对信息产业的认识存在“经济误区”,即按照早期工业化的概念来看待信息产业,评价信息产业发展的快和慢的时候,主要是看它的产值增加得怎样。他指出,服务业其实是不在乎物质生产力的,而信息产业基本上属于服务业。发展信息产业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助推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

    转型二:让信息化“变好”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在此次论坛上仍旧保持了语出惊人的固有风格。他告诉大家,实际上信息化也有好坏之分。坏的信息化就是不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以出让劳动力和土地等低端要素营造信息化表面的辉煌。他认为,自主创新和惠及大众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他给在座的人士算了一笔账。如果中国人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今后还像现在这样使用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软件,就算到2020年中国有五六亿人上网的话,依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仅只买这些软硬件就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另外,还有好几万亿的服务器和网络费用,整个信息化至少要花费几十万亿元。然而,中国没有那么多钱,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中国必须走一条与外国不同的信息化道路。

    就此而言,他认为,首先是要实现“低成本高技术战略”。如果采取跟随发达国家的战略,中国就很难缩小与它们的差距。现在信息化发展面对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绝不能在同样一条道路上和人家竞跑,而是要另辟蹊径。其次,他认为只有立异才能标新。中国的国情不同于美国,信息化一定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实现低成本信息化战略,研制、生产与国外不同的信息产品。此外,他还强调指出,低成本并不意味着要打价格战。低成本的信息化和高性能产品一样,都需要发展高端技术才能获得。而中国的低成本产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满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信息消费需求,是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

    转型三:由“硬”到“软”

    在此次论坛上,很多演讲者都提到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问题。吴敬琏特别指出,现在我们国家的信息产业结构与别的国家是相反的。其他国家信息产业的结构一般是硬件占25%,甚至更低,软件和服务占75%,甚至更高。而在中国,软件及服务在信息产业产值中只占25%左右,硬件则理所当然地占了大头。他认为,信息产业应该渗透到各部门、各行业中去,通过信息技术改造这些部门和行业,降低其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

    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也认为,在短短10年之内,中国的硬件设备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未来10年中还可能会发展得更迅速。但是,追根究底,信息化最终还是流程,而流程就要靠软件。他认为,就软件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软件企业的规模。印度的GDP只有中国的一半,但是它的软件企业要比中国强很多。为了迎头赶上,中国的政府和企业首先要有对软件开发大量投入的意识,加大对软件应用的投入力度。其次,还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软件开发环境,包括软件行业、客户端、政府政策支持和人才等四个方面。只有这样,中国的软件产业才能从容应对目前的巨大挑战。

    在此次论坛上,最终牵引与会者视线的是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的诸多信息化应用。从手机、电脑,到汽车电子和智能建筑,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生活画卷已然展开。季金奎司长告诉记者,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突破了应用和价格两大瓶颈之后,信息化一定会像空气一样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