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全面启动
来源:山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12月18日,我省社会保障卡首发仪式在此举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健在致辞指出,山西省“社会保障卡”的首发,是一件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大好事、大实事,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进入一个新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前 言

社会保障卡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是广大城乡居民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为老百姓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载体。发行社会保障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惠民、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卡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大卡。我省的社会保障卡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结合实际,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向全省城乡居民发行的个人卡,在社会保障集成电路(IC)卡的基础上,搭载银行借记卡功能。发行和使用社会保障卡将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是为城乡参保人员提供便捷、有效的个人业务办理方式。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将建成面向全省城乡居民、标准统一、功能兼容、多领域使用的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一人一卡、一卡多用、异地通用”的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2009年5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社会保障专题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2009年12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国家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机构信息库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按照中央领导的决策要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核心,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主线,以落实新农保、转移接续、新医改及异地就医等政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争取“十二五”期末全国发卡8亿张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建设的政策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的通知》(国金卡[2008]01号)文件中提到“社会保障卡作为面向百姓的最前端环节,是个人与信息系统交互的底层信息交换平台,根据今后五年社保卡要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建设目标,在社保领域面向服务对象只发一张卡,并能在全国网络中畅通无阻地使用。应用领域涵盖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民政、卫生、公积金等领域。随着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全国联网的实施,异地养老、医疗、职介、协查、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等业务将逐渐通过网络来实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卡发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人社厅发[2008]23号)文件中指出“社会保障卡是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形象卡、安全卡、放心卡,是人民群众办理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凭证,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发行社会保障卡的重要意义。发行社会保障卡是为各类社会保障对象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全国通用目标的前提条件,事关广大持卡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

2010年5月12日,我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全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总的思路:按照国家“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整合、应用、共享、安全”的方针,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核心,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主线,以落实新农保、转移接续、新医改及异地就医等政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力争两年之内全省基本实现“一卡通”。

领先的建设模式

我省发行的社会保障卡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采用“全省大集中”的建设模式。按照“联名发卡、首发免费,统一制卡、分级发卡,城镇先行、覆盖农村,医保起步、逐步扩容,试点先行、两年覆盖”的建设思路。与银行开展合作,社会保障卡搭载金融功能,首次领取社会保障卡不收取任何费用。全省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认证,省里统一建设社会保障卡管理应用平台,省、市两级建设服务窗口办理社会保障卡业务。在实现医保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开展其他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扩张,力争两年之内全省基本实现一卡通。这种建设模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受到了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社会保障卡管理应用平台

我省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架构由四层构成。第一层是省级社会保障卡管理、应用交换系统;第二层是市级社会保障卡应用交换系统;第三层是社会保障业务应用系统;第四层是社会保障卡应用服务终端。省级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全省社会保障卡数据,实现社会保障卡的挂失、注销、补卡、发卡、黑名单等管理;省级卡交换系统负责省与省、省与市、市与市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社保和就业业务的异地办理。市级卡应用交换系统负责本市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和数据的整合、交互。社会保障业务应用系统是“金保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核心,实现公共服务、业务经办、基金监管、宏观决策等业务应用。卡应用终端负责为用户提供社保和就业业务的“一站式”查询和办理;卡管理终端负责各市社会保障卡业务的挂失、注销、补卡、发卡、黑名单等业务办理。四层架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新业务的接入不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升级,“成熟一个、接入一个、服务一个”。

高晓燕 铁建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