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创建文明城区纪实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和写字楼,更能随处体会到文明清风:早晨坐地铁上班,维护秩序的“红马甲”可能就是旁边高档写字楼里的白领;晚上到嘉年华狂欢,一袋垃圾可以换取毛绒玩具。

    规划先行 整体推进

    浦东开发15年来,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790亿元,增长了近29倍。与此同时,浦东的文明建设也一浪高过一浪。

    早在2001年4月,浦东就制定了创建文明城区规划,提出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为核心,以建设管理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主线,整体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新区财政每年拨出5500万元专项资金,并调动各部门、各街镇,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自1997年至今,新区在精神文明创建上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

    浦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不断提升管理文明:三轮行政审批改革将审批事项减少了56.4%,在全国率先进行外高桥港区与保税区联动的改革试点,在全国建立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建成统一的新区电子政务平台,推出“区长网上办公会议”。

    浦东积极创建生态型城区和节约型社会,去年综合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每年100公顷以上的绿化建设速度,使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

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建成全国首个“国家园林城区”,并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海纳百川 和谐发展

    浦东文明城区创建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丰富浦东的精神内涵。东明路街道31个“客嫂俱乐部”,联系起1700多位外来媳妇,让她们在上海有了集体的娘家。“飞凤之家”,则让数十位外来媳妇通过培训,取得了劳动上岗证书。外高桥开发区的体育运动会,拉近了企业及其职工间的距离。金桥碧云国际社区长跑比赛,每年以鲜明主题吸引众多白领参与。张江的龙舟赛、新年撞钟活动,彰显“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理念,陆家嘴“楼宇文化节”则将150幢商务楼里的白领联系起来,在交融中引发创新的思考。

    目前工作和生活在浦东的外籍人士已达3万多人,每天进出浦东的各类外籍商务人员达2万多人次,每年来浦东旅游观光的境外游客55万人。中外家庭艺术节应运而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拓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志愿服务 回报社会

    高俊杰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房地产部项目经理,还是浦东白领地铁志愿者。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轮到值勤的时候,他总是穿上红色马甲、手持黄色小旗、胸佩志愿者标牌,7点半准时到地铁站站上一个小时,引导乘客先下后上、文明乘车。在陆家嘴至东方路地铁站,高峰期间有800多位像他这样的志愿者,轮流上岗宣传文明乘车,维持地铁秩序。

    在如今的浦东,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志愿者组织中包括针对困难群体的阳光慈善服务社,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的“大家乐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历经10多年探索和实践,浦东新区志愿者队伍已达20万人。志愿者工作已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标志。

    记者点评:

    上海浦东新区在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认真学习和吸收其他地方的文明建设成果,如同蜜蜂酿百花之蜜,泰山成细壤之高,使精神文明建设厚积薄发。事实证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