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工程简介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1998年9月,公安部根据中央领导要求加强公安信息化工作步伐的指示,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强警总体规划框架并向国务院提出了“全国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的意见。同年11月,公安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实施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的请示》经罗干同志圈阅同意届于12月送国家计委审批。1999年1月时任公安部部长的贾春旺同志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建设。在2000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贾部长再次强调:“要以金盾工程为龙头,大力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大力实施“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公安信息网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信息化应用已覆盖主要公安业务,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公安机关在思想理念、执法办案、管理社会、服务群众、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国家正式批准“金盾工程”(二期)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二期建设既是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公安工作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要以建设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龙头,探索建立具有中国公安特色的“大情报系统”,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的改革创新。

    2009年2月,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再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大案’与‘小案’的关系,既要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又要有效整治多发性侵财犯罪,既要集中精力破大案,又要坚持不懈管小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张新枫进一步明确了“要认真贯彻落实孟建柱部长提出的公安机关‘既要破大案,又要管小案’的要求,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管小案’难题,积极创建全国信息共享、整体联动、高效率、低成本的‘打击犯罪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思想,着重提出:“全国公安机关一定要深刻认识信息化时代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以推进‘金盾工程’(二期)建设,特别是‘大情报系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推进公安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金盾工程”(二期)工程的建设,不仅是公安工作服务于现代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执法工作、打击犯罪活动和保障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项重大措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金盾工程”(二期)工程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快现代警务机制的形成。

    通过“金盾工程”(二期)的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并以此为抓手重新审视、改造有关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尽量减少重复、交叉和不合理之处,提高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效推动公安工作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现代警务机制的形成,实现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提高公安工作的整体水平。

    通过“金盾工程”(二期)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为公安业务工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公安工作的发展后劲,为侦查破案、防控犯罪、提高治安行政管理水平和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等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公安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牢牢掌握公安工作主动权,切实地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三)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金盾工程”(二期)的建设,创新工作模式、完善警务机制,构建完善、高效的电子警务系统,改善公安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法治环境。

    金盾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落实“科技强警”战略决策,在现有的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成和不断完善全国公安通信网络和全国公安信息系统,推动公安各业务系统的应用,与全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以各项公安业务为基础,以全国犯罪信息中心(CCIC)为核心,以全国公安工作信息化为目标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国家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提高办公效率和执法能力;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全面建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国公安信息化基本体系。

    金盾工程整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公安基础通信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公安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公安工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公安工作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和全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建设等。全国公安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级,联接公安部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网络为一级网,联接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市地的网络为二级网;联接市地至县(市)区的网络为三级网。

    近几年来,特别是“金盾工程”(一期)启动以来,公安信息化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各级公安机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组织开展“网上实战”、“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网上办公”等网上信息综合应用;充分发挥数据信息作用,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防范控制、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群众、辅佐决策等各项警务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金盾工程已基本实现了一期建设的主要成果,达到了“金盾工程”(一期)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金盾工程”(一期)工程重点建设一、二、三级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大部分应用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等工程,周期约为三年,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一,加强全国公安综合业务通信网、公安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其二,扩建全国违法犯罪信息中心(CCIC),更新和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建立全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加强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建成全国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其三,加强全国公安指挥调度统计工程建设,建立全国公安保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现多媒体通信和实时图像传输,提高大要案侦破协调能力,实现全国范围的公安电教培训;其四,建设全国公共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加强我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目前,一期工程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金盾工程”(二期)建设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展、完善和提高。增加公安业务信息应用类型,拓展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公安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完善三级网及延伸终端建设,以及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全面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普及公安基层所队计算机配置和数字网络专线接入,扩大网络基本服务范围;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完成具有较高容灾能力的公安部异地信息网络中心建设。

    “金盾工程”(二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设施、信息中心技术系统等三类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情报信息、警用地理、部门间信息共享服务等三大应用平台,对人口、交通、人事等一期建设的公安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扩展,新建多发性侵财案件管理、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等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