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叶志卫)在昨日召开的市改革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深圳市2011年改革计划》。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将推进八大重点改革项目,其中涉及社会组织改革、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区级政府机构改革、商事登机制度改革等多项备受各界关注的改革。
根据这份改革计划,我市确立的8大重点改革项目分别是:
不断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完善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其中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规范运作,加快社会组织立法,加快社会组织扶持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政议政等。
继续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求优化职位分类,开展岗位职责规范试点,构建科学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位分类体系。探索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建立公务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建立公务员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畅通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人员交流通道。
推进区级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区管理架构。其中要求,加快区级政府机构改革,整合职能相近部门,形成职能配置科学合理、机构设置综合精干、权责关系明确清晰的区级党政组织架构。
创新政府行政审批方式和行政服务途径,努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其中要求,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和再造,合理设置审批的前后置关系,减少审批环节,以政府投资项目跨部门协调办理为突破口,建立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审批运作机制,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率先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户籍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深圳特殊人口环境要求的服务管理新机制。以居住证为载体,以入户积分参数为依据,建立非户籍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变的合理门槛和常态通道,提高户籍人口比重,逐步实现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以居住证为平台,集合社会保障、个人诚信及社会管理等信息,加强人口管理,增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口管理政策和服务管理机制。
加快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分配、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分配、流转体系。创新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优化审核流程,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和退出机制,研究建立保障性住房的循环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征信和信用使用制度,公开申请条件和程序,加大违规作弊的惩处力度,强化保障性住房监督机制。
继续推进办事公开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建阳光政府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网上行政执法反馈、网上公共服务、网上公共资源交易和网上监督等五个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该改革计划还列入了24个其他改革项目,其中包括完善重大决策的程序和制度、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率先建立现代事业单位体制、创新前海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土地规划和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就业服务体制、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