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新农合走上信息化“高速公路”
来源:广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本报合浦讯 (记者/邓萍 通讯员/庞亮)夏至,在合浦县常乐镇卫生院,不少参合的农民正在报销医药费,刚刚领到388.2元医疗补偿金的陂山村农民李伯高兴地说:“过去住院报销至少要花两三天,现在一出院就能马上报销。新农合工作做得真是到家啊!”这是合浦县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合浦,农民看病不用出村,费用可以现场即时报销。如今,乡、县及县以上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55%和40%,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提高至4.5万元。今年,合浦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9%,比上年的95.11%提高了4.18个百分点,农民参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合浦新农合进入发展新高潮,这得益于该县实行新农合服务县、乡、村三级电脑联网,建立起“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新农合基金补偿支付模式,使农民看病就医报销有了“直通车”。

近年来,合浦县新农合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因为报销手续繁琐,兑现补偿时间长等原因,导致部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合浦县大力加强以卫生院为重点、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化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布点,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规模适宜、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规范化的卫生室。

为实现新农合服务机构县、乡、村三级电脑联网,去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开展门诊统筹的每个村卫生所配备了电脑、安装宽带、打印机及门诊统筹软件,有力地推进门诊统筹工作。目前,全县已建立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416个,实现全县行政村门诊统筹全覆盖。同时,建立健全门诊统筹操作规程:参合农民持《合作医疗证》就诊,开具处方,由村定点卫生室垫支实时补偿。这一举措缩短了农民报销时间,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仅去年,全县门诊统筹补偿1989017人次,补偿资金1986.92万元,受益面达322.11%,实现了新农合管理有序、运行高效、农民受益的目标。

目前,合浦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B超、X光机等大型先进医疗仪器,农村患者不用进城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该县争取国债支持和自筹资金新建了25所村卫生室,并对450多所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改造,配备、完善了医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