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网上迁户口为民节约路费1亿元
来源:昆明信息港 更新时间:2012-04-14

 省政协第四届“民生论坛”昨日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云南”。大会交流发言中,不少建议谈到发挥信息化对社会管理的支撑作用,使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民,包括深化户口网上迁移工作,利用好旅店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发布食品药品预警统一平台等。

“信息网上跑”替代“群众路上跑”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董家禄,昨在“民生论坛”上介绍,全省公安部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累计为群众办理网上户口迁移94.9万户,减少群众办户口跨州、县往返跑时间、精力,节约1亿多元的各种往返费用。

另外,通过旅馆业信息系统,解决不如实登记住宿等问题,公安机关将旅店业系统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每年可为丽江增收古城维护费近亿元。

董家禄透露,户口网上迁移的创新工作,还将继续深化,在户籍审批、身份证办理上,实施“一站式”办结。当前全省正在派出所推进“户政E网办证厅”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网上警务室“24小时预约服务”,将群众办事的渠道,由“面对面”拓展到“键对键”,用“信息在网上跑”,替代“群众在路上跑”。依托信息化实施社会管理创新,潜力巨大。去年以来,公安开展户口整顿,共更新维护人口信息6900万余条,解决了一大批居民身份证重号、错号、应销未销等问题。

发挥电子政务防腐功能

省政协常委、民盟云南省委副主委廖鸿志在论坛上呼吁,高度重视通过电子政务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电子政务防腐功能。

他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意识,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充斥着“治人”、“牧民”的思想,缺乏服务意识,“父母官”的提法至今不绝于耳,官员做了职责范围内的事,老百姓必须“感恩”,有些官员开始可能是做了事由受益者“报恩”,逐渐演变为先报恩后做事,于是贪腐行为屡禁不止。

如果在网络上处理政务,让公众未曾谋面就办了事,公众也不知道该感谢谁,不被人随时惦记着感谢,我们的官员也就安全了。久而久之,就会培育一种社会意识:不合规定的事,无论如何都办不了;合乎规定的事,不托人、不送礼也办得成。

云南网民已达1100万人

云南网民已达11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云南总人口4500余万人,能操作电脑并养成从网上获取信息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是昆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监控大队副大队长许海江,在论坛上介绍的数据。而且,网民数量年均增长幅度超过50%。

许海江同时提醒,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还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庞大的用户群、信息系统的粗放式网络安全管理模式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提供了一组数据,2011年上半年,全国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为2.17亿人,占网民的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有3880万网民遇到过网上诈骗、消费欺诈等问题,占8%。搜索引擎、网络游戏产业秩序混乱,生产商唯利是图,忽视网络安全责任,“网络黑社会”横行,“网络推手”、商业“枪手”、“水军”操纵舆论的现象日益普遍,开始侵占网络公共社区,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统一发布食药安全预警信息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常委彭靖里呼吁,云南应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

由省政府授权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统一组织,定期或针对重大事件不定期发布我省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食品药品安全的质量要求、检测标准、重大举措和相关部门监管工作的动态,并且客观公正地向消费者发布与食品药品安全有关的消费提示、预警、警示信息等,引导市场消费,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记者 杨理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