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本实现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
来源:中国江苏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10月19日讯(记者 程远)“你呀,就是一个扫公路的,又脏又穷,那点收入远不如我摆摊子多呢。跟着你,除了受穷还没面子,现在你受伤了,别指望我养活你。”8年前,公路养护工严光辉不幸受了轻伤,妻子嫌弃的对他说。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公路养护工是一个有苦又累又低等的工作,而如今养护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学习新型技术,操作大型机械化机器进行道路养护让他们活的更有尊严。今天,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五年新增65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4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3.3万公里。全国干线公路网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2.01%,其中,国道89.4%、省道67.7%,较“十五”分别提高15.4和10.0个百分点;水泥沥青路面铺装率达到95.5%,较“十五”末增加4.5个百分点。新改建农村公路186.8万公里,99.97%的乡镇和99.21%的建制村通了公路,通水泥沥青路比重分别达到96.4%和81.7%。一个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全国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投入4540亿元用于干线公路养护,完成普通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18.98万公里。到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9.23%,国道优良路率达到78.75%,省道优良路率达到75.24%。从国检路况检测结果看,抽检路段的平整度和破损率指标分别为1.9361米/公里(每公里颠簸累计值)和0.5862%(破损占总路面面积),达到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确定的优秀标准。

  我省在“十一五”期间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投资超过800亿元,占公路建设总投资的44.7%,超过了高速公路投资。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养护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建立健全了现代养护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得到推广应用,养护管理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无锡是我省公路养护管理的范本,无锡市公路处石埠山胡埭养护工区担负着无锡区域内312国道、342省道和230省道78.4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任务。工区曾被交通运输部授予“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示范窗口单位”;荣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省文明工区”、“江苏省交通行业‘五一’文明班组”等多项荣誉称号……日均超过五万的车流量使这里的公路承载着巨大的压力,这里的39名职工发扬部级劳模陈金山倡导的“小卒子精神”,扔下扫把和铁锹操作起大型现代化机械,但身上的橙黄色马甲本色不改。

  为了一路畅行,养护工们与时俱进,刻苦钻研掌握新技术,昔日的“大老粗”学电脑学外语蔚然成风。曹兵是一位敢于攻坚、不肯服输的养护工。工区每添置一辆新型的机械,他都要尝试操作驾驶。他的英语基础差,就到处虚心讨教,琢磨到茶饭不思,让上中学的女儿帮助翻译。女儿说:“爸,不就是扫个路面、剪个树枝,干吗费那份心思?”曹兵回答说:“如今扫路面剪树枝都机械化了,将来还会用上更多的高科技,老爸可不愿掉队啊。”就这样,他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成为工区的全能养护工。2010年他更是取得了养护操作比赛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

 如今这里的养路设备和养护技术日趋先进,基本实现了养护技术科技化、养护方式机械化、养护管理感知化、养护应急机制化。工区先后推广使用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路面冷再生、路面热再生、太阳能夜间发光标志等新技术新工艺。投资2500多万的32台大型的先进养路机械驰骋在国省主干线,机械化保洁达到百分之百,路面修补、桥梁维护、绿化修剪等项目基本实现机械化。如今物联网感知公路技术也在国省干线发展迅速,GPS定位系统、远程作业监控系统、红外线传感器将桥梁和重要路段都纳入感知中心,随时捕捉瞬息万变的路况。率先建立的公路应急指挥和处置中心,提升了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为更好的加强无锡国省干线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致力建设一路畅行的公路交通环境,我们为民提供‘3e服务’。”无锡市公路站副站长、石埠山胡埭养护工区主任吴曙强告诉记者,“3e服务”指的就是:为民提供科技的(electronic)、高效的(effective)、情感的(emotional)公路服务。“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感知公路技术全国领先的优势,路政巡查、养护巡查使用GPS定位和3D传输技术,实时掌握公路运行状况;日常养护保洁实现100%机械化;重要节点路段、桥梁安装使用监控设备;重要或特大型桥梁安装使用感知系统,实时掌握技术状态。”吴曙强还向记者介绍,无锡市公路服务热线实现“36524”服务,即365天24小时提供咨询及公路出行信息服务;路政受理中心、养护工区、治超站、收费站全部提供便民服务;养护路段设立公示牌,公开养护单位、标准、责任人;施工现场达到文明、平安工地要求;公路突发事件及时到达现场,并启动相应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