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限期整改工作纪实
来源:包头日报 更新时间:2012-08-12

 
 
 
        在软环境建设年活动限期整改阶段,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强调用诚心整改,用事实和数字说话,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

        35个窗口“亮”起来

        企业和市民反映,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流程、工作人员信息展示不够细,初来乍到的办事人员一下子找准办事窗口并不容易。中心领导班子当即将此问题的整改纳入议事日程,结合软环境建设年“三优一满意”活动中的“三亮”即“亮个人身份”、“亮服务标准”、“亮岗位承诺”,对窗口实施“亮”化工程。集中统一更换了35个窗口的公示牌、窗口业务指示牌、个人身份标牌和业务流程告知单。每一项具体业务都标注在窗口业务指示牌,使办事企业和群众一目了然。前来市政府服务中心办事的于女士说:“以前来办事,有点发蒙,得不断咨询,现在好了,想了解的信息都摆在那儿,不用费口舌了。”

        25个车位“让”出来

        “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停车难,总被交警贴罚单”,这种声音一度成为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企业和市民代表座谈会的主题。中心领导班子对此先后做了3次专题研究。最后认定问题症结在于,中心处室及窗口公务车及私家车占据了中心所有的停车位。对此,决定由工作人员让出25个固定车位,设置为企业和群众办事专用流动停车区,把停车方便留给企业和市民。从6月21日开始,中心部分公务车辆和私家车辆按统一规划停放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至白云雁水健身公园迎春路段西侧昼间临时停车场。经过1个多月的运转,企业和群众专用流动停车区在有序的组织下,实现了高效、规范运转,基本缓解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停车难的问题。一家企业办事人员张先生说:“我经常来行政服务中心办事,以前来办事根本没地方停车,停在路边被贴了好几次罚单,没想到这次来,保安直接将我引导到专用停车区,感觉方便多了,也安全多了。”

        10个载体立体宣传“动”起来

        到2010年,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经过连续4年的行政服务资源整合已实现职能“五合一”,全面履行市政府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和行政投诉办理职能。但在软环境建设年活动查摆问题阶段企业和市民代表座谈会上,企业和市民代表对此大多不甚了解。中心依托电子政务技术搭建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网上审批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网等便民服务载体,企业和市民了解得不多,更谈不上使用。为此,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立即在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半岛晨报和“中国大连”在线访谈栏目每月都开设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宣传专栏,在大连电视台制作“行政服务10年访谈”。从今年5月1日起,全市各路公交车车载电视移动频道滚动播放涉及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公益广告,特别对政府信息公开网进行推介;从7月1日起,在各路公交车车载电视移动频道推介网上审批系统的功能、优势、使用方法,同时,在市内4家报纸、“中国大连”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网、大连电视台、大连电台10个载体有针对性地及时发布相关工作信息,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宣传,还特别在《大连晚报》发布广告专版,对中心承担的5项职能详尽解读,对系列实用信息向社会广而告之。

        48部窗口咨询电话“凸”出来

        “想给你们窗口打电话咨询,却找不到电话号码,各窗口电话又没在114查询台登记,有时行政服务中心总咨询台给的号码还是错的。”润德房地产副总经理王惠在今年5月企业代表座谈发言时提了这个意见。会后,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领导责成有关处室彻查彻改这个问题。事实上,窗口咨询电话早就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行政审批”网页上公布了,只是不够醒目。为了方便企业和市民比较容易查询窗口咨询电话,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责成网络维护公司对门户网站上的“行政审批”网页进行重新改版,把“窗口电话”列为网页的一级图标并更改为醒目的红色,窗口咨询电话按窗口实际所在的1~4楼层分别公布,进入“每一层”查询都可直接点击查询其它楼层窗口电话。市行政服务行政服务中心还将各窗口咨询电话进行了逐一核实,作了相应删减更新,确保准确无误并建立起咨询电话及时更新、公示机制。

        月均2次培训搞起来

        针对市民提出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态度冷淡的问题,中心于5月9日和11日邀请辽宁师范大学吴云志教授先后分两批次对窗口及中心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行政服务窗口礼仪”培训。从5月18日开始,市财政局、建委、规划局、国土房屋局、人社局等窗口分别召开培训会,就各自单位工作职能、窗口业务、审批流程、办理时限、申报要求、网上审批及办理审批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认真讲解,并跟踪了解企业审批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拉进了政企距离,受到服务相对人的一致好评。年底前,中心结合推行规范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理服务、亲切服务“七个服务”,每个月还将安排2~3个窗口陆续组织开展此类培训活动。

        12个事项办事效率提上来

        有外资企业代表提出,“外国人就业许可办理由即时办结变为限时办结,给企业造成不便”。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立即与市人社局马上沟通协调,了解到,此项业务由即时办结变为限时办结的起因是市政府部门实施ISO9000评估时,外国人就业审批程序不符合法定程序,要求整改。市人社局依据《行政许可法》和《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将外国人就业许可的办理时限进行了调整。经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市人社局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拿出整改意见:将外国人就业证办理由限时5个工作日办结改为即时办结;对外国人就业许可办理,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程序办理,能即时办结的一律即时办结;需要进一步履行审查、现场核查、听证等程序的许可申请,最长不会超过15个工作日。此外,在规范、清理、整顿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过程中,市安监局主动将“外来劳务公司安全生产备案”,市人社局主动将“医疗机构定点资格审核”和“零售药店定点资格审核”,市服务业委主动将“畜禽定点屠宰厂(场)设立审批”,市气象局主动将“施放气球人员资格认定”,市公安局将引进人才落户、购买商品房落户、投资落户、士官复员转业落户、军队退休人员落户、城建制迁入共12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纳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中心有关负责人强调,针对企业和群众提的问题,行政服务中心将优先解决、重拳解决。8月份以后的工作重点还是要对涉及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改成果,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对我们的整改成效满意,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满意。(刘澎清 记者 韩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