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农村进一步深化网络监管平台实时监察
来源:中山日报 更新时间:2012-08-12

我市农村“三资”清查进一步深化网络监管平台实时监察
   
    今年6月起,全市24个镇区开展“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查行动,在全面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的同时,也为我市农村搭建更完善的“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农村“三资”已逐步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由原来的民主理财人员担任监督委员,并将逐步推广成立农村财务会计服务中心对农村“三资”进行统一管理。
    ■阳阳阳光光光村村村务务务成立居务委员会统一管好“三资”
    农村“三资”是农村的“家底”,借助“阳光村务”让老百姓心理踏实。“社区准备组建一支广场舞蹈队,从村集体资金中支取一部分资金,用来购买服装和一些器材。”西区沙朗社区的社区报账员老王告诉记者,今年就完成前期财务报批审核手续后,从社区委派会计手里取得一笔文化资金。
    原来,西区9个社区大部分的村集体资金,已由之前各社区自管变为由区农社局统一委派社区会计进行把关,社区支取每笔资金要经监管小组开会研究签字、社区干部初审和区农社局领导审核签字后,才能凭签字单据取款。
    “目前除西苑、烟洲、彩虹社区没有实行集体‘三资’外,其余大部分社区都将加快落实集体‘三资’。”西区农社局相关负责人称,在坚持村集体“三资”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五权”不变的前提下,今年又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将原来的民主理财人员升级担任监督委员,真正做到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向全体成员公开,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实行招投标或公开竞价,实现了集体资金公开化、资产管理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监督手段多元化、运行机制阳光化。
    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西区实行社区委派会计外,开发区较早实行的成立农村财务会计服务中心,目前也取得一定成效,接下来或在全市有需要的镇区进一步推广这种监管模式。
    ■动动动态态态监监监察察察村民随时网上查看财务收支情况
    “7月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社区5月份的期初余额有37.58元,这样做我们可以实时监察社区 ‘三资’的情况。”西区隆平社区居民余金星说,自从农村“三资”实行权钱分管后,最新的账目清单定期会在网上发布,居民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农村“三资”动态。
    余金星说的这个网站,也就是市纪委、监察局为农村“三资”量身打造的信息化监察平台——中山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这也让我市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在该农村信息网站上见到,其财务公开栏目详细记录全市各镇区村居财务情况,村(居)民只需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所在村居名称,便可进入栏目进行相关内容的查询。年初公开、每季公开、每月公开等小栏目,让村民对自己所在村居的财务收支情况一目了然。
    “健全完善以民主理财为基础、以全面推行委托代理制度为重点、以信息化监管平台为主要载体的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杜绝边清边犯、前清后乱等问题的发生。”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启动,清查工作将在今年完成,接下来将清查确权取得的数据将统一录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为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化管理奠定基础。 
 
 
作者:本报记者 陈伟波 通讯员 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