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审计署 更新时间:2012-08-21
为进一步推动审计信息化工作,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围绕“三重三保”,以审计业务信息化和管理数字化为重点,找准定位,整合全办的信息化审计力量,创新信息化审计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
坚持重运维、保安全。该办不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基础设施维护,为推进审计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一是高度重视机房设备安全,定期进行消防、防雷、空调运行安全检查,使机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地运行状态,保障设备安全。二是加强迷彩U锁、OA系统、AO软件、RTX等办公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着手建立日常维护手册,发生问题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三是规范局域网网站管理,制定局域网网站管理办法,以信息化建设和审计数字化工作为导向,及时发布审计信息,充分发挥局域网网站宣传审计、服务审计、共享审计资源的作用。
坚持重业务、保重点。将审计业务作为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点,围绕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审计数据中心,围绕财政、税务、金融、社保、企业等行业归集数据,交叉比对分析,深入透析、多角度把握审计数据,充分发挥各行业数据在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二是积极探索审计业务与信息化建设结合的新模式,形成以数据为核心、业务为目标、网络为依托、人才为保障的审计新模式,增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审计业务的支撑作用。三是对于重点审计项目,整合该办信息化力量,围绕审计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如在今年开展的社保审计中,在审计开始前就制定了《加强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计算机审计具体工作目标,并逐一量化、分解到各审计组,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重创新,保开发。以构建信息化和审计数字化体系为核心,在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重点、关键风险和核心技术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一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积极探索以业务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核心数据分析、特征提取、关键问题发现、审计信息反馈为轨迹的联网审计模式。二是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为抓手,从整体上把握被审计领域的控制缺陷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及非法行为的发生,构建审计人员全程参与、控制评估、风险发现、督促整改的信息系统跟踪审计新模式。三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通过加强多领域、多专业技能学习,培养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在项目中打造计算机人员与审计人员相结合的审计团队,不断探索审计业务与信息建设的结合点,形成以信息化推动业务开展,以业务带动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发展战略。(王洁 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