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电子办事大厅 推网上审批
来源:信息时报 更新时间:2012-08-24

 

 
  有人觉得,什么事自己管才放心,给别人管不放心。只有自己代表党和人民,自己管就公正公平管得好,别人管就管不好。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的问题,市场会管得很好。——省委书记汪洋

  广东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是既得利益格局。我们有决心突破这个格局,尤其是突破与科学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府部门权力和利益格局。——省长朱小丹

  信息时报讯 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经验。利益结构调整不容易,“自我革命”不容易,探索新路不容易。今天不主动“改革”,明天就要“被改革”。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按照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部署,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再造广东体制竞争力再建新功。

  书记省长力挺改革

  “有人觉得,什么事自己管才放心,给别人管不放心。只有自己代表党和人民,自己管就公正公平管得好,别人管就管不好。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的问题,市场会管得很好。”在8月21日召开的省政协“我省劳动力转移情况”专题协商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再次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撑腰。

  据省编办初步统计,近年来,书记、省长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下数十次。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刚刚公布了《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省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批目录,第一批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354项。

  省长朱小丹也多次强调,广东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是既得利益格局。我们有决心突破这个格局,尤其是突破与科学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府部门权力和利益格局。

  作为具体统筹改革工作的负责人,常务副省长肖志恒亲自主持调研和改革文件起草,协调处理相关事项,多次带队到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协调,确保了改革强力推进。

  对广东来说,要再造体制的竞争力,这就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把握得好,我们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顺利步入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地区行列;把握得不好,我们就有可能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出现停滞和倒退,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有可能断送。”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汪洋书记强调,当前制约经济社会的长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广东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

  省长亲自审核改革事项

  在这场改革中,广东把2009年后新增的审批事项及日常管理中具有审批性质的事项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共对1120个事项展开全面清理。“对这些改革事项,省长朱小丹亲自一一审核,各位副省长多次召集各部门开会协调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逐一予以落实。有的审批事项是今年刚设立的,这次清理又把它取消了。有的部门形容这简直是翻箱倒柜,竹筒倒豆子,几乎没留下任何改革死角。”省编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7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修订有关法规的决定,涉及地方性法规的第二批事项目录正在按程序报批,将于近期公布实施。第三批事项目录也将于国务院批复我省先行先试事项后公布实施。

  据《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广东要按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率先探索构建具有强大动力、充满活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行政体制机制,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

  进入新世纪,广东省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4年、2009年进行了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取消和调整了2300余项审批项目。尽管如此,各方要求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的呼声仍不断。

  一位专家曾经打了个比方,政府审批改革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很多政府审批便来自于政府的各种红头文件。

  据透露,朱小丹已强调要不辱使命,实行最严格的审批“准入”制,对审批实施目录化管理,向社会公开保留审批事项目录,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下一步,要全面贯彻国务院决定的精神,狠抓改革事项落实,加强督促检查,扎实开展改革评估,不断完善改革措施;要全面推进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任务;要创新审批流程和方式,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立电子办事大厅,推行网上审批;要切实加强监管,推动政府部门工作重心向制定规则和强化监管转移,管理方式由重审批、轻监管转为宽准入、严监管;要加快完善行政审批实时监察体系和相关制度;要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要加快完善财政购买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