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边防依靠信息化建设 大幅度提升辖区维稳能力
本报讯 (通讯员王胜利 李冰)山东省东营市海港边防派出所辖区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的交汇地带,近年来,区内各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海上油田施工船及渔船数量逐渐增多,辖区治安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海港边防派出所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探索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有效维护了边防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建设港区视频监控系统,加强辖区管控力度。经过科学谋划,紧张施工,东营港辖区社会治安监控监控系统已基本建成。该系统可以对辖区主要码头、停泊点及船舶出入主要航道进行全面监控,并二十四小时进行高清录像,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船舶管理的效率。同时,该所结合监控系统的运用和辖区船舶管理实际,制定出台了《出海船舶分级治安管理实施意见》,对船舶施行A、B、C三级治安管理。对于A级,在管理上重点盯防,不定期开展检查;对于B级,在管理上注意检查,积极督促整改不当行为;对于C级,在管理上以预防为主,积极落实便民措施。如今,在船舶管理中,初步形成了民警管理力度不放松,渔船民主动争优秀的局面,警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和谐。由于鲁河渔××××船日常表现较好列入C级管理,自从被列入C级之后,船主苏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热情地对民警说:“边防民警对我放心,还经常关心我,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加大场所装备建设投入力度,夯实执法执勤基础。该所以公安边防部队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根据目前执法工作现状,高标准改建了执法办案场所。在改建过程中,注重细节,融入人性化元素,针对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在候问室改建过程中,开辟出未成年人候问室,室内采光充足,摆放软椅,墙上张贴“孩子,妈妈等你回家”等文字,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相对温馨的候问环境,专门设置了警示教育室,悬挂部分警示图片及标语,安装了落地镜,给嫌疑人以警醒,充分认识错误,认清自己。同时,更新了数码鹰、录音笔、照相机、录像机等装备,并在执法办案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所领导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随时了解掌握案件办理的每个细节,同时实现了从民警出警到案件完结的全程高质量录音录像,充分保证执法执勤每个环节的规范合理、公正公平。有了大量新型警用装备的保障,不仅实现保护民警执法权益、提高效率、精确打击、服务群众的目标,而且逐步压缩了可实施违法犯罪的空间,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力地提升了该所的信息化执法水平。
搭建网络警民互动新平台,提升群众满意指数。该所立足实际,通过互联网搭建警民互动新平台,提升了工作效率及群众满意度。官兵在开通渔船民QQ群、油田工人QQ群的基础之上,开通了网上警务室,网上警务室面向辖区各油地企事业单位治安负责人、渔船民自治组织负责人,全天候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咨询,并安排专人负责对群众的答复,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反馈,定期公布辖区治安动态,海上风浪预警,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和安全保障,截至目前,共答复群众咨询的有关船舶管理和户籍管理等方面的各类问题240余条,发布各类信息320余条。网上警务室、警民QQ的开通,与辖区群众架起了网上“连心桥”,实现让群众在网上评警,了解掌握更多动态信息的目标,从另一面了解群众对该所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辖区困难群众巴某因车祸致残在家休养,其儿子在外地上学无法照料父亲,经常在发帖发帖寻求社会帮助,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民警迅速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将巴某的情况向驻地党委政府汇报,定期到巴某家走访帮扶,在警民QQ中加强与其的联络,切实使巴某一家感受到了温暖,巴某一家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