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沙将率先建成数字档案馆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2-08-27

 
  本报讯(记者 朱华)打开电脑,输入关键词,鼠标轻点,相关可公开的政务文件甚至是民清时期的老档案便出现在屏幕上,供你选择……这就是2015年长沙数字档案馆的神奇之处,届时走入长沙市包括区县(市)的任何一个档案馆,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递检索卡片、进库房查询档案将成为历史。

  现有馆藏档案80多万卷(册)

  据悉,2015年长沙将在全国率先建成数字档案馆,形成一个超大型的档案全文数据库,为领导决策、社会查考、保存历史和服务民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8月24日,国家档案局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文山一行来到长沙调研长沙档案信息化工作,肯定了长沙所取得的成绩。

  目前,市档案馆保存有馆藏档案187个全宗80多万卷(册),2008年6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并于2006年启动了以建立全市数字档案馆室系统为重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字化和部分重要、珍贵和利用频繁的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利用“长沙市电子文件中心数据归档管理系统”,实现本市区域范围内的档案馆室一体化;实现市区(县)两级、市直机关数据共享和互联网上政府信息公开查询。

  将完成2000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数字档案馆现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开发了长沙市电子文件中心归档管理系统,市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共计达到268万条,扫描原文180多万页,档案数据存储容量近1T。正在进行的二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长沙市电子文件中心,在线接收市直机关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构建市档案局的办公OA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实施馆藏永久保管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工程,对市档案馆需要扫描的永久保管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处理,完成市档案馆永久保管的21万卷约2000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同时正逐步实现市、区(县)两级综合档案馆数据的整合查询;利用“长沙档案信息网”,在互联网上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系统等,近三年来,通过档案局设立的政务信息公开窗口和档案查询窗口每年接待的查询者都超过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