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谭经田
8月29日上午,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点开大屏幕上几个“格子”,分别向每名网格管理员下达指令。坐在台下观摩的,是来取经的南昌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去年3月,宜昌开始试行网格化管理,将城区121个社区分成11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管理员,为网格里的居民提供综合服务。1110名“格格”上岗一年多来,居民各种诉求社区内办理率超过85%,城区发现的2.7万多起社会矛盾,9成以上都在社区内化解。在去年的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测评中,宜昌居全省地市州第一名。
此举,先后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被称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宜昌样本”。
信息全采集
一分钟精准定位起火房间
在该系统中,鼠标轻点该市隆康路18号楼,屏幕上即显示出该楼房12层,住了88户共247人。点开2楼一个房间,户主田某的名字立即跳出。若进一步授权,其户籍、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社保、养老金、医疗的账户等都可显示。这些信息,都来自于“格格”们的采集。
8月29日上午10时32分,宜昌市消防支队接到余女士报警称卧室“起火”。因过于紧张,余女士没有说清楚具体地点。
指挥员迅速通过指挥调度系统,调出电子地图并输入报警人信息,屏幕上立即显示事发地网格,并锁定“起火”地点:西陵区西陵街办某楼房703室内。系统还显示该楼房共9层住了16户,“起火”房屋有3人居住。此时,距离余女士报警只有1分钟时间。
网格化管理
化解九成以上社会矛盾
穆林和程华(均为化名)家住宜昌解放路,是门对门的的邻居。程华三世同堂儿孙共11人,他们家三个孩子都只有几岁,常在阳台玩耍。而穆林的爱人有心脏病害怕吵闹,穆林提醒过多次但收效甚微。
以前,两家的共同过道上有扇门,因担心消防通道被堵拆除了。几天前,穆林见劝说无效,便又将门装上并上了锁。这样一来,程华家没有钥匙进门就犯难了。两家人为此大吵了一场,誓称“老死不相往来”。
“格格”得知,马上登门并找到双方单独做思想工作。经“格格”和物业协调,穆林同意把钥匙给程华一把。程华也表示,以后将会更加注意,尽量不影响穆林家人的休息。
一年多来,宜昌城区发现社会矛盾2.7万余起。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实现了90%以上的矛盾都在社区内得到化解。自去年8月宜昌市公安警综平台与该市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有效对接至今,通过信息核查,共抓获在逃人员179名,获取各类违法犯罪线索967条,查破各类刑事案件835起。
目前,宜昌城区141个社区警务室,配备社区民警171名,每名社区民警指导7至22名网格管理员,相当于增加7-22倍的社区警力,有效地破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难题。
记者手记
格子里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石板溪社区的陈婆婆,因老伴迷上交谊舞而“吃醋”,“格格”周莉帮她解开了心结。得胜街20号院内唯一的路灯坏了,“格格”刘彦兰与护灯员冒雨守候7小时直至路灯点亮。“我们把居民当亲人和朋友,他们也把我们当亲人和朋友。”1110名“格格”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格子里的居民带去幸福,自己也感受着幸福。
宜昌,曾经因水电而闻名,如今它因社会管理创新的“宜昌样本”而再次引人瞩目。社会管理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这条路上,宜昌正实现着由“维护稳定”到“创造稳定”的华丽转身。
宜昌市力行街社区,“格格”(右)正在为老人办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