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 “周村民声网”创建工作纪实
来源:淄博日报 更新时间:2012-09-11

 “没有围墙的网上信访局”
 ——“周村民声网”创建工作纪实

记者 郭本玉 
 
  “打开天窗说亮话,百姓啥事也能发,政府谦恭来回应,办事不行打个‘×’”。这首顺口溜说出了群众对“周村民声网”的心声。

  在深入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中,周村区委、区政府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在网络虚拟社会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多渠道听民声、征民意、察民情、解民困,在建好政府网站、做好舆情监管的基础上,于去年7月1日开通运行了“周村民声网”。“周村民声网”突出网络问政功能,将全区镇、街道、党政部门、垂直单位、服务单位等共92个部门单位全部纳入网络管理平台,由区纪委监察局统一调度,建立了网民留言审核、转办、督导、考核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口接待、分头办理、限时办结、在线评价”的管理运作模式。

  群众网上反映的问题多是与民生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类问题,事关群众的日常生活,涉及镇办或部门都从职能出发,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去年7月份,群众反映周村太和南生活区主要干道崎岖不平,下雨后更是难以通行,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留言发出后,引起丝绸路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人员了解情况,多方筹措15万元资金,不到1个月时间就修复了两条小区道路,社区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通过网民留言,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周村公安分局在民声网上开设的“警民在线恳谈”栏目中,有位网名叫“周村人”的网友发出留言,称其居住的楼房地下室公共面积被个别居民杂物侵占,严重影响楼内其他居民日常通行。此事经居委会多次协调无果,矛盾不断升级。社区民警通过在线恳谈得知后,立即逐户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情况,最终圆满化解了这一长期纠纷。

  由于隔着网络这层面纱,群众借助网络即时性、交互性、身份可隐匿性的特点,只需轻点鼠标,即可随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求助、建言献策、投诉举报,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全时段”、“零距离”网上互动,“周村民声网”由此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网上信访局”。许多网民纷纷通过留言表达了心声,网民小赵留言:“市政公司迅速解决安全隐患,及时更换井盖,早上反映的问题,下午就更换完毕,在此道一声:市政工作者,辛苦了!”

  作为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新生事物,“周村民声网”开通以来一直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媒体的关注。“周村民声网”开通至今,点击量达31万人次,收到网民咨询、建议、投诉类留言3500余条,转部门办理回复3000余条,先后办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3200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疏导了社会情绪,维护了全区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