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工商分局:“制度+科技”模式提升反腐效能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10-10

张店工商分局:“制度+科技”模式提升反腐效能

 
 淄博10月10日电 近年来,张店工商分局积极探索“制度+科技”反腐倡廉工作模式,深化科技防腐建设,开发建成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系统,涵盖电子政务平台、电子监察、移动执法平台三部分,实现了动态化、信息化、常态化效能监察,有效提高了“窗口”岗位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形象意识和廉政意识,实现了工作效能、反腐倡廉工作和政风行风建设的整体推进。

推行电子监察,增强科技防腐的科学性

该分局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在推进权力网上运行的同时,在全面加强工商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的全方位的电子监察系统,对分局机关登记注册窗口、14个工商所登记受理窗口正常工作时间实行全面监控,力求达到“三大功能”:一是实现远程监督。该系统运用远程网络技术,与分布机关和工商所所用的综合服务大厅、12315申诉中心等17处监控点连接,可实时监控工作秩序、行为举止、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等。监管人员可及时发现处理服务现场的突发事件。二是实时预警纠错。按照职责分工,通过权限分配,局领导和监察室主任可以随时看到所有综合服务大厅的现场情况,工商所和大厅的主要领导可以看到本单位综合服务厅的现场情况,一旦发现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正、服务态度不好,出现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行为,随即对当时人进行口头警告、并责令整改。监察室负责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并每季度开展一次效能监察,通过网络实时截取图像留取资料,对监察情况及时通报。三是实现办公场景还原功能。该系统具有强大的磁盘阵列,监控录像及声音采集的内容能够自动存储保存至少45天,通过调取视频资料,可以清晰还原现场办公场景,帮助监察人员了解产生矛盾纠纷的原因,为效能投诉、行政问责及安全防卫提供客观翔实的证据。

整合电子政务平台,增强科技防腐的系统性

该分局抓住总局、省局实施“金信工程”、“金管工程”的机遇,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在实现分局、科室、工商所“三级联网”的基础上,开发了登记注册、12315申诉举报、网格化监管、广告监测系统等一系列业务软件,将行政审批、执法办案、日常监管、财务管理等权力全部搬到网上运行,办理过程全程留痕、可控可查,实现了权力运行的刚性化、程序化和透明化。同时,以实施“数字工商”建设为目标,全面推广应用了以“数据共享、预警提示、定位巡查、移动执法”为核心内容的立体监管服务支持系统,利用信息和3G无线通讯技术,设计开发了工商移动执法系统,并采购550部手机终端配发给基层执法人员使用。该系统包含户口检索、巡查监管、12315举报、无照监管、移动OA、户口标注、法规检索等模块,可随时随地查询全市各类户口信息,在巡查现场录入巡查结果,现场进行案源登记,现场拍摄、录制相关证据并完成信息采集、上传,现场制作询问笔录、现场笔录、简易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书,随时查询法律法规等,实现了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效能、防范风险的目的。针对原有业务软件分散独立、操作不便的现状,整合内网网站和业务软件,建立了账户统一、功能强大的综合办公门户平台,形成了综合数据中心、内网综合办公平台、移动工商监管平台“一个中心、二大平台”的数字工商基本架构为全面推行电子监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工作机制,增强科技防腐的实效性

该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将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系统作为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具体举措,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负责、各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张店工商分局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

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系统后,监察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为确保系统的顺利推广,该分局通过召开动员会议、举办专题培训等形式,对软件设计原理、使用规范、操作流程进行轮训,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开展电子监察重要意义,学会了使用系统查看自己的工作状态,为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系统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关于推进科技防腐工作的意见》、《电子监察系统监察规则》和《电子监察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坚持用刚性的制度约束推动系统运行,保证每个事项、每个环节全部纳入电子监察视线,实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同步实时监控。同时,规定工作人员定期查看电子监察结果,及时了解系统对自己工作监察情况。(张曰广 李宁 赵翔 成延军 刘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