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全力推进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小记
创新方式服务三农科学管理助推发展
——我市全力推进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小记
谢昀峰
眼下正是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家住安定区团结镇庙川村的低保户郭华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他正在为上大学的儿子还差几百块钱学费而发愁。一阵清新的手机铃声,老郭拿出手机看短信,渐渐的,他的脸舒展开来,笑容也涌上脸庞。这真是救急钱啊!原来,刚才农村信息公开平台短信通知,老郭的低保资金已发放到个人账户,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要是在往常,我不知在信用社跑了几趟了,现在,我不用跑,资金一到账,我就能知道,真是太方便了!”
这一切,都得益于定西市目前在全市建设运行的农村信息公开平台。
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面向农民的补贴补助逐年增加。如何把这些政策落实好,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手中,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加大惠农资金落实力度,确保不发生问题,每年市上都要组织多次的督促检查活动。建立并认真落实“一折统、一册明”等制度。
制度设计是好的,但在落实中确实有困难。
全市将近60万农户,大大小小53项惠农政策,乡镇每个月的填表就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何况对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农户,来去一趟都十分不容易。干部忙不过来,时效性低,老百姓也有怨气。发放的惠农资金种类繁多,农户个人也说不清楚;各类公开公示,很多流于形式;各类务工信息,等到农户知晓,也已失去了价值。据统计,2011年,全市共落实惠农资金15.35亿元,农民人均575元。因为信息不对称,群众无从知晓监督;因为公开流于形式,有些事情存在暗箱操作,公平难以保证。本来是让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因为落实的不公开不公正,变成了群众的窝心事、领导的头痛事,也成了基层矛盾的新诱因。
如何把这些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成了各级领导认真研究、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2011年3月,定西市着手建设以惠农政策落实为首要任务的农村信息公开平台。
狠抓落实建好平台
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市上提出了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依托移动、电信、联通公司通信网络,由通信企业投资开发,乡镇管理使用,建设集“信息发布、数据统计、科学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信息公开平台系统。并先后制定下发了《定西市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工作细则》等5份规范性文件,确定了由市委农村工作部具体负责,“县区牵总、乡镇主抓、部门配合、通信运营商技术支撑、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协调督查”的工作运行机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指导,各部门和乡镇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广泛参与,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初步搭建起了平台框架。截至目前,平台共上传农户基础信息58.4万条,发布2010年以来的惠农资金数据350.2万条;发布“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信息和重大气象预警信息121万条,有效实现了平台信息发布、预警预报、公开公示功能。
农村信息公开平台的基础性工作是全市58.7万农户的包含户主姓名、身份证号、一折统号以及联系电话等8项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校验工作。为了提高农户基本信息的准确率,市上作了总体安排部署,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纠错农户基础信息的通知》等文件,市委农工部多次深入各县区和乡镇督察指导。广大基层干部通过多次入户核对、农户签字确认以及平台向农户发送确认短信等方式,加大核对纠错力度,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基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率。
为了切实提高农村信息公开平台的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市上通过媒体、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各县区印制了惠农政策汇编、平台操作指南、“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各类宣传资料,还通过村务公开栏、农家书屋、干部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市、县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平台操作人员培训29次,培训1027人次,为平台顺利开通运行提供了保障。
改革创新,完善功能
定西市在农村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中,坚持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实现共建同享;在平台功能定位上,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实现服务功能拓展完善。
建设农村信息公开平台,市上提出了“政府主导、通信运营商技术支撑”的建设运行机制,将政府推进农村工作与通信企业稳固扩大农村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合作,是真正的多赢:政府实现了服务三农,企业实现了拓展业务,农民享受了方便快捷服务。由于找到了合作的着力点,企业配合积极,政府推动工作容易。移动公司投资69.29万元,为119个乡镇配置电脑119台,电信公司出资3.8万元,举办平台开通仪式。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积极投资,开发各自的平台软件,交由乡镇使用,并实现本网公益信息免费发送。这种建设方式,节约了政府投资,发挥了各方特长,有利于平台开发维护,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平台实现的首要功能,当然是惠农政策落实。如何让农户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自己的惠农资金落实情况,平台提出了“双向、及时、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双向,就是惠农资金到农户账户,平台以免费短信方式自动告知农户;农户可以通过拨打咨询电话、发送短信,或者手机上网等形式实现自己惠农资金的查询。全覆盖,就是各项惠农资金落实都要实现主动告知和查询,并且每个农户都能享受到这项服务。
但平台的功能远非如此,各方面的需求也不仅仅如此。定西也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地区。远的不说,就最近的“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5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5.97亿元。平台很快就实现了预警预报等公益性短信发布。据统计,平台自建成试运行以来,共免费向农户发布各类公益性信息235万条。
为了充分实现“信息发布、数据统计、科学管理”三大功能,平台共开发了惠农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村务公开、通知公告、数据统计等多种功能模块。在实现方式上,平台集短信、语音、互联网、手机wap等多种查询互动方式为一体,方便各级管理人员操作和农户查询访问。
特别是平台开发的惠农数据统计功能,大大提高了基层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平台还可以实现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村务、政务公开公示,增强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有利促进民主科学管理。安定区团结镇平台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实现农户基本信息的电子档案功能,能够分村、社、户即时动态统计农作物种植面积、项目实施、社情民意等全方位信息,实现农村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服务。
“这只是刚刚建成。平台的功能远非如此,我们的目标远非如此。”筹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市长助理王全进如是说。今后,我们将以基础数据核对为重点,以强化应用为抓手,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整合平台资源,拓展服务功能,确保把平台建成“管事、好用”的农村信息公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