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法院强力推进信息化实践司法便民
来源:法制生活网 更新时间:2012-11-13

以公开促公正 以公正促公信
安顺法院强力推进信息化实践司法便民

 

  记者:王春兰   背景材料:安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创业、发展提高到全面应用的艰难过程;经历了一个从使用笨重台式电脑、液晶显示笔记本电脑到信息中心网络管理的全面升级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起初提出的用电脑办案、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为审判工作服务的初步想法到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政治建院、从严治院、人才兴院、科技强院”为指导思想的过程。最终确立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工作原则,进而达到“常规办公无纸化,审判记录无笔化,流程监控自动化,工作管理电子化”的工作目标。
 
  2011年以来,安顺法院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院始终将信息化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在省法院、安顺市委、市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信息化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更加紧迫的任务谋划。初步建成了以基础局域网络系统、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办公内网、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网络打印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数字法庭系统、数字审委会系统、外部网站系统、电子阅览室、指纹考勤系统、多媒体大屏展示系统、电子远程签章系统、手机内网办公系统等硬件为支撑的数字化工作平台。

  审判信息管理系统是安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现代化办公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以立案审批为起点,对案件的立案、送达、排期、庭前准备、开庭审理、结案、归档等各个阶段实行动态跟踪。改变了过去靠人工登记,日报告、周统计的繁琐程序,对案件各个环节的审限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系统由案件上会申请、网络审批、上会材料输入、网上材料阅读、会议组建、审判委员会记录、会议图像全程刻录等功能组成,管理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全过程。
 
  该系统的使用,使会议更为正规和严谨,会议质量大大提高,改变了以往“一个案件一沓纸,十个案件纸一盒”的情况;判决文书审批系统是通过司法文书指纹签章,对司法文书进行“批注修改”,系统保留庭长、主管院长改批的原稿,防止伪造、篡改。改变手工改法律文书、签批的做法,节省了签批时间,提高了裁判文书的质量。特别是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系统、裁判文书审批、纠错系统的运用,大大减少了案件审理中的随意性,明确了案件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审判工作和法院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与全面应用,助推了安顺法院追求“业绩好、形象好、平安顺意、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为安顺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干警司法能力明显提升,各项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效果更加突出,案件质效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全面公开阳光操作程序,促进了公平、公正、高效、廉洁司法。
 
  如今在安顺法院,信息化工作逐步走上了建设与应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组织机构渐趋完整,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技术人员基本配备,设备配套日趋完善,呈现出信息化建设和法院各项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利用信息化平台内外兼修,提升司法公信,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常态化的庭审网络直播、常规化的裁判文书上网、网络化的诉讼档案查询方式等成为了打造看得见、能感受的司法公正的有效举措。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通过信息化平台直观感受到了阳光司法的和煦春风。
 
  借助信息化这一载体,安顺法院将进一步更好地服务审判一线、为服务审判管理、服务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让公众了解司法、理解司法,因见证司法而认同司法,努力打造可参与、可监督的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