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求,准格尔旗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扎实推进基层组织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着力优化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推进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积极构筑联系党员、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等信息化平台。一是开通党员手机短信平台。把握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手段,完善党员信息库建设,搭建党员手机信息平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惠民惠农政策、基层组织建设等动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向党员发送,为全旗党员提供“心贴心”服务。二是搭建远程教育信息平台。把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从全旗所有农村、社区拓展至部分机关、重点企业,形成了“集中课堂”、“个性课堂”、“特色课堂”、“随身课堂”互为补充、交叉渗透体系。通过远教网络将最新种植养殖技术、科普的知识第一时间传播到基层。三是架起惠农电子政务平台。针对群众办事难、耗时长、效率低的实际,大力推广运用“农事通”惠农电子政务平台,办理业务涉及农业、林业、国土、社保、民政、计生、信访等19大块42项,基本满足了农村党员群众的办事需求。四是启动“一村一网”工程。有效对“农业科技”、“惠民政策法规”、“招工信息”、“特色推荐”、“农家乐”等共享信息,在“准格尔旗之窗”单设“准格尔旗嘎查村、社区网站联盟”网页,实现资源共享资源、高效利用。
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基层组织制度化建设为引领,健全机制,引导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制定出台了以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非公企业为主要内容的3+x系列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完善了领导干部下基层的相关制度和职责,进一步推动机关领导干部下基层规范化。二是议事程序规范化。严格落实“四权四制”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的自制作用。按照“一推一提一选”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办法,切实做好了民主评议、民主推荐、政治审查、党委提名、组织考察、党内选举等环节,为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提供保障。三是民主管理规范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制度,广泛推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重大经济活动公开、工作成效公开,进一步扩大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工作流程规范化。根据《党章》及有关规定,完善党内选举、表彰奖励、民意调查等工作流程,并结合基层实际,针对群众所需所盼,研究制定矛盾调解、政策咨询、等村级日常工作流程,积极开展便民服务。
推进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以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人员、阵地、队伍等标准化配备、建设、管理。一是班子配备标准化。在新一届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中,户籍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村核定在编实职干部为3人,2000人以上的为5人;户籍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核定村支委委员3人、村委委员5人;2000人以上村“两委”委员数核定支委委员5人、村委委员7人。二是活动阵地标准化。围绕基层党组织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打造了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服务创新型”、大路镇大沟村“产业带动型”、迎泽街道湖西社区“综合服务型”等一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党建不断创新发展。三是队伍管理标准化。加强激励保障,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完善村党组织及班子成员任期目标管理机制,要求村党组织及其班子成员作出任期承诺和制定三年规划,坚持把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实行标准化教育管理。
推进基层组织品牌化建设。以基层组织品牌化建设为动力,积极探索新模式,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能力。一是探索“支部+群团”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挖掘社工队伍、志愿者、“爱心小分队”等社会团体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居民小区党小组,并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中心,为城镇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二是探索“支部+产业”模式,带动农村党建。培养发展型村级党组织,将支部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有效融合,以党建带动产业。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重点把农村致富能手、经济能人和带动致富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鼓励党员争当致富带富、建设新农村的模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推广“支部+支部”模式,促进机关党建。积极组织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开展“下基层、心连心”活动,形成“支部联建促和谐、城乡互动建新村”模式,着力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增进与基层群众的感情,转变工作作风,实现各级各层面党组织互动互联互助。四是完善“支部+协会”模式,创新“两新”组织党建。继续抓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逐步向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延伸。重点抓好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