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网站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
来源:长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2-12-12

祝贺市国土规划局门户网站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  
 
 
   打造精品栏目,

  从信息公开走向信息服务

  在全国首创了“在建项目查询”栏目,该栏目用图形方式集中显示了全市在建项目的分布情况,可对全市的开发现状一目了然,用户点击感兴趣的项目图标,便可查询到该项目的审批红线,便于社会监督。该栏目推出后,深受市民喜爱,曾受到中央政治局相关领导的肯定,认为该栏目“方便、透明、便于社会监督”。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网站建立了批前公示栏目,让市民不仅了解城市规划,还可以主动参与规划,2007年设立至今,已公示项目5000余项,收复群众意见和建议4700余封。

  加强网上互动,

  提供便民交流渠道

  为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2004年,网站开通了“局长信箱”,对外公开接收和回复群众来信。信箱开通以来,坚持转办不间断、先调查再回复,收复群众来信5800余封。以工作态度认真,回复内容实在受到市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网上互动方式除了信箱栏目方式,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率先在政府部门里采用在线QQ等便民化交流渠道。在线QQ交流使用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实时回复网友咨询,更加方便沟通,该栏目开通以来,总计接待咨询约2300人次,得到了网友的好评,有网友表示:“以前总认为国土规划局很高很高,现在如此之近”,“很欢迎你们的这种形式”。

  2012年,分别在新浪网、腾讯网注册并开通了政务微博,发布国土规划新闻、公示、相关知识等微博信息464条,新浪政务微博粉丝达到28547人,腾讯政务微博听众达到29925人。

  整合多维资源,

  提高网上办事效率

  网站采用GIS技术,整合多维资源,建立了土地交易查询系统,提供武汉市土地招拍挂综合查询统计服务,将土地交易公告、地块介绍、挂牌文件、成交结果等进行信息关联,通过地图展示,方便公众查询,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土地市场信息服务。

  网站还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设立了不同场景模式和应用主题,提供定制个性化服务功能。企业用户通过武汉市规划报建通系统,可以开展网上电子报建,实现图形规整、项目申报和数据交换等功能,可以简化建设单位项目申报过程,缩短报建项目方案调整和优化时间达60%,提高了国土规划业务审批的工作效率、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健全公开制度,

  全面推进信息公开

  网站通过制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网站管理规定、网站更新维护机制、局长信箱回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将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十年来,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13万余条,其中相关行业信息近3万余条,审批进度查询1.8万项,业务审批信息83032项,内容包括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土地登记结果、土地供应和出让信息、地质环境资料,采矿权审批结果、地图审核公告、测绘资质、拆迁公告、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二书五证批后公示、规划批前公示、规划成果信息等,为社会提供了全面、详实的国土规划政务信息。

  【历程】

  2001年6月网站开通。

  2004年按照建设“规划国土行业全国一流网站”的要求,网站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版,设计了网上“二室二厅一站”。

  2008年升级改造为“数字武汉—城乡规划网”,重点加强了城乡规划批前公示,形成城乡规划“二室二厅一窗一园”。

  2009年网站更名为“数字武汉—国土资源和规划网”,网站基于局协同办公平台、三维地图平台、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基础数据,构建了多维国土资源规划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二室三厅一窗一园一站”。

  2010年网站由过去的以市国土规划局政务信息公开为主扩大为全市国土规划管理部门,包括8个城区分局、2个开发区局和6个远城区局,形成了“数字武汉-国土资源和规划网”网站群。

  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网站于2001年6月开通,经过200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四次改版后,形成了现在的“数字武汉-国土资源和规划网”网站群。网站曾4次获得国土资源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市级示范单位的第一名,连续8年被评为武汉市党政机关“十佳网站”。经过多年经营,网站由最初的“二室二厅一站”(规划成果展示室、规划国土教室、规划国土申报大厅、土地交易大厅、拆迁服务站),演变成了目前的“二室三厅一窗一园一站”,丰富了网站内容,栏目设计更贴近群众需求,访问方式更人性化。2009年以来,网站访问量节节攀升,月访问量可达到10万,2012年11月,网站访问量突破了1千万。

  祝贺市国土规划局门户网站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

  创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 共同规划武汉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