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教育的信息化又该如何走?面对这样的问题,深圳昨天给出了答案,叫做“云教育”。
据悉,根据教育部安排,深圳成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这意味着我市将在全国率先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区域信息化试点。而在昨天举行的《联合创建深圳教育云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上,市教育局透露,深圳教育云系列建设已列为未来三年重点工程,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深圳教育的发展方向。
未来:读书学习电脑包办
“随着教育云的完善,学生在学校可用数字化学习终端在智能教学平台上互动学习,在家里可在智能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复习与预习。教师可在网上研究学习,并获取教学资源。在云端教学平台上放入教学素材,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汇总学生学习情况,并能有效进行家校沟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公众也可在网上参与网络教育。
在具体落实上,市教育局表示,未来我市将实施“云彩计划”128工程。
“这个工程将为深圳师生,广大市民,铺设从幼儿园到大学,职业生涯到退休生活的终身学习环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28工程包括一个教育网基础设施工程、两个教育云服务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告服务云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以及八大应用工程建设。
现状:多媒体课堂全覆盖
据悉,目前全市有17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校生136万人,教职工11.5万人。主干环带宽2.5G的深圳教育城域网双环路光纤覆盖全市各区,光纤到校的比例达到70%。
“目前公办学校计算机师机比1:1,生机比4.7:1,多媒体网络课堂普及率已达100%,基本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市教育局表示,今年我市还将在网上创建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一万节优质课例视频资源的“万佳超市”。
以南山实验学校课堂为例,iPad实验班开展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探索,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信息化对于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影响。语文课上,教师现场演示绘本创作,学生用iPad进行现场绘本创作;教师布置作文,学生用iPad进行写作。
途径:身份证注册即可使用
记者了解到,在教育云的提供途径上,市民可通过教育城域网内的教育综合门户,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此外,还可通过公共互联网的教育互联门户为全市各社区、家庭、社会公众提供教育管理与远程教育服务,实现各种终端接入。
“市民通过身份证号登录我们的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到自己的社保数据,病例情况以及弹性的最大容量可达1个TB的个人存储空间。教育云平台是其中一个,与其他平台协同为市民,市大中小学生提供服务。”市云计算中心副主任黄强介绍道。
据他介绍,云公共云平台集成了云社保、云医疗健康、云T盘、云办公、云电子政务等平台,教育云平台是其中一个,与其他平台协同。
据悉,未来公共云平台集成了云社保、云医疗健康、云T盘、云办公、云电子政务等平台。
“我们的公共平台提供云桌面、云存储、云Office、云应用、云短信、云便签、云照片以及云音乐等公共应用服务,其中云桌面是各种云运用的集成和展示平台。”黄强表示,目前深圳已经将个人社保查询。个人健康档案、鹏云T盘等应用集成到该云平台上,市民通过身份证号登录我们的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到自己的社保数据,病例情况以及弹性的最大容量可达1个TB的个人存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