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信沙龙:解读“十一五”
来源:中国电信业 更新时间:2012-04-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全面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并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了总体部署。《建议》将信息产业列为首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并在多处论述中提到了“通信、信息、信息产业、信息化”,对信息通信部门下

 
一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为此,《中国电信业》杂志将在第12期推出“新电信沙龙”,邀请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钱廷硕、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杨培芳、人民邮电报社要闻部主任王保平为读者详细解读“十一五”规划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关系、对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意义、电信业“十一五”规划的预期与展望等问题。

  推进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规划建议》将信息产业列为首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这对于信息产业尤其是电信业下一步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钱廷硕:“十五”以来,在国家“优先发展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针的指引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电信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电信业的生产能力、服务水平、体制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继续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电信业作为推动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将国民经济结构调中发挥重要作用,电信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贡献。

  作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代表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电信业将抓住“十一五”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电子医疗等信息应用的发展,推进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以及家庭信息化的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杨培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着重指出,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节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我认为,电信与信息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电信行业在新形势下更应该自觉树立以人为本、合作竞争的统筹发展观念。促进三网融合乃至电信与整个信息化的融合,使信息通信市场尽快在平等、合作和互动氛围下开拓一个共生多赢的发展空间。

  王保平:在《建议》中,信息产业的作用与地位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不仅明确提出信息产业是国家首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而且在《建议》中还十多次提到与通信、信息产业、信息化有关的内容。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在“十一五”时期对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必将对信息通信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建议》中可以看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信息通信业作为少污染、底消耗的高技术产业,本身就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其次,信息通信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具有渗透性、倍增性和扩散性等特性,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和业务的广泛应用,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是由于信息通信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才如此大篇幅、重份量地论述信息产业。国家将信息通信业列为首要发展的产业,必将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上有所作为,这对信息通信业下一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电信业将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电信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如何?

  钱廷硕: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我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将使电信业在迎来国际合作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着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挑战。

  全球电信业在获得总量增长的同时,将经历结构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变化,数据等新业务的发展将成为全球电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各国电信业的监管也将逐渐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加快调整的步伐。

  电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与国民经济相互促进。国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将为电信业提供有利发展机遇;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需要电信业作出贡献;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电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发展机遇。

  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扩展,机遇与挑战凸显,一方面为电信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拉动行业整体价值的增长,另一方面跨行业的业务融合以及新业务监管面临诸多挑战。

  “十一五”是网络技术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电信业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国电信业能否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促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对带动制造业发展、繁荣产业价值链、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进程、扩大社会就业等,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竞争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国内运营企业的竞争压力将不断增大。在对外、对内开放的形势下,行业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网络与信息安全重要性日益突出,电信业担负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任,需要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确实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即将面临的环境变化对我国电信业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可以看到,从国际到国内、从业务到网络、从市场发展到政府监管,电信业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或深或浅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十一五”期间,整个电信业将步入战略转型期。

  杨培芳: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有三大瓶颈:交通、能源和通信,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信的瓶颈已经基本解决,信息通信产业成绩斐然。但是近年来我国通信发展开始乏力,有人认为通信发展过快,已经超越了我国当前阶段的消费能力,未来主要任务是稳定而不是发展,因为通信能力已经过剩,没有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权威部门选取的30个典型国家信息化指数测评中,中国以30.6的综合指数居第27位,可见,我国信息化水平还很落后,发展空间还大得很。

  单就通信业而言,我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络规模都居世界第一位,网络的技术先进程度也已名列前茅。但是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发展落后,基础电信、计算机服务和IT制造业尚没有形成合力,这是我国ICT产业链发展中的致命问题。

  以往,我国基础电信部门对信息化缺乏热情,信息服务部门又对电信信心不足,热衷于另搞基础网络。设备制造企业则进退维谷,苦不堪言。经过十年的磨合,人们逐渐认识到:电信必须融入信息化才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服务必须通过7亿电信用户才能落地生根;设备商必须依靠电信与信息化融合才能形成新的产品市场。可以说,目前是我国形成ICT产业链的最佳时机。

  王保平:“十一五”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一方面为电信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也对电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可以说,十一无时期电信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明显大于挑战,电信业持续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电信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了9%左右的高速增长。按照《建议》制定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到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专家预测,十一五时期我国GDP增幅仍将保持8%以上。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这仍将是一个发展的高速度。电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十一五”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会进一步刺激和带动电信业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为电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提出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对信息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国家又公布了《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对今后15年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规划。这都预示着在“十一五”时期,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进入全面推动和深入发展阶段。电信业作为推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环节,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将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将为电信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领域。“十一五”时期,一些重大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会取得突破,3G、下一代网络等技术应用将会日趋成熟,三网乃至多网技术融合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快,这对正立足于转型的电信业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多的融合业务,如IPTV、手机电视、无线音乐等将会抵消语音业务下滑给电信业带来的冲击,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但是,在看到电信业发展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面临的挑战。首先,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电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传统电话时期的思维方式、运营模式、服务方式、营销手段是无法满足信息化丰富多彩需求的;其次,技术进步是一柄双刃剑,特别是VOIP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对语音业务带来致命的影响。

  解读“十一五”

  请对《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涉及信息产业的部分进行解释分析。

  钱廷硕:《建议》第三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9条“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中提出:“发展农村通信”。客观来讲,“十五”期间电信业的服务能力获得了很大提高,面对重重困难,“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很大成绩,行政村通电话比例从十五初期的89.2%提高到95%,提前完成了普遍服务“十五”目标。但应看到城乡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差距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十一五”期间,电信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为核心的普遍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继续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

  《建议》第四部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与信息产业关系密切。

  第11条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是电信业国际化竞争的核心能力和关键环节。“十一五”期间,电信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加快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着力提高业务创新能力。

  第14条“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部一直把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十一五”时期,随着技术、业务、市场的发展,“三网融合”的需求将日趋迫切。《建议》把推进“三网融合”作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凸现国家对信息网络资源整合的重视。我们要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三网融合”,力争实现实质性突破。

  《建议》第八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电信业要落实人才兴业战略加强高级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提高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王保平:《建议》第三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农村通信。应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推进通信普遍服务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全行业的艰苦努力,十五确定的全国行政村通电话目标超额完成,但是,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农村通信的发展还面临艰巨的任务。“十一五”时期,在继续推进村通工程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通信的服务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也要看到,广阔的农村市场是电信业发展的新增点,推进农村通信发展,既是电信企业肩负的社会职责,也是电信业下一步要着力开发的市场。

  《建议》第四部分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技术成熟度来看,三网融合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从市场需求来看,融合业务已经成为市场需求的热点。目前,三网技术业务融合的困难在体制。如果再不突破体制的障碍,加快三网融合的步伐,不仅阻碍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将延缓信息化进程,最终影响国际竞争力。这次《建议》明确就三网融合提出要求,表明在国家层面打破三网分割的决心。三网融合并不是简单地以某一个网络代替另一个网络,而是对其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其功能得到扩大,可以兼容三网的功能。三网融合最终落脚点在融合业务,这对电信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向数据多媒体流媒体业务过渡将提供很好的机遇。

  站高 看远 做实 超脱

  电信业“十一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规划要在保持“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同时,提高“可操作性”。此外,请从监管政策的走向、政府角色的变化、通信市场的动力等方面,对电信业“十一五”规划进行预测与展望。

  钱廷硕:电信业“十一五”规划将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落实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把握“优先发展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行业发展战略机遇,立足职能,为“十一五”期间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及行业特点,电信业“十一五”规划要在保持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同时,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我们在“十一五”规划编制中研究了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即按照我部的职能和“依法行政、依规划行事”的指导思想,提出“立足职能”编制专项职能规划,以职能规划为基础制定行业发展纲要的思路。职能规划具备规划的基本特点,强调的是规划编制要立足于具体的职能定位,以职能为主线,将对该领域未来五年的发展围绕在电信行业主管部门“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上加以阐述。由于电信业“十一五”总体规划是建立在职能规划基础上的,各职能规划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因此使行业总体规划能够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更具可操作性的目的。

  行业“十一五”规划也将立足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突出“十一五”期间行业的主要任务,不求面面俱到,重点提出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十一五期间,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集中精力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对行业发展而言,要把行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把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需求作为主要任务,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同时,保持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监管而言,则需张驰有度,该松的要松,该加强的一定要加强,如在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方面就应加强监管力度。

  杨培芳:一百多年来,电气通信领域从分别建设电报网、电话网、电视网、计算机网向综合信息服务网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分别建立专用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到目前为止,各国的主流趋势是,网络的核心传输层已经由智能光纤网融合为一体;语音平台、图像平台、数据平台也正在融合为单一数据平台;而网络的第三层级和第四层及,是内容服务提供和用户接入层,发展趋势是多元化根本不需要融合,所以在技术上对三网融合不再有任何疑义。

  我国目前遇到一个主要难题是在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层面。现在看来,政府将经济治理问题和文化宣传治理问题分设管制机构、互相协调配合应该是一个智慧的选择。也就是电信监管部门管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传输层、平台层、接入层),文化部门管内容,包括所有媒体内容。总而言之,三网融合在“十一五”期间,会得到较圆满解决,为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开辟更广阔的健康发展空间。

  在信息通信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再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网络只供几个有钱人使用,可能没有什么信息流量。因为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有线可视电话、“铱星”系统以及新加坡的CDMA建设,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一个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但是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组织在落后国家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甚至造成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好这里孕育着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

  我国正在实施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和“村村通电视”工程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主要由政府推动的任务。从长远看,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要村村通电话、通电视,还要家家通通宽带信息网络。政府亟需要利用普遍服务基金机制补贴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的经营成本,形成制度。另一方面,建议将非核心网络的经营许可向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公平开放。采用更灵活的产权方式,为信息通信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保平:据悉,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行业规划,电信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初步完成,现正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规划已经成为政府调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规划做得如何,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制定电信业“十一五”规划时,要站高、看远、做实、超脱。首先,站高就是行业规划要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相衔接,突出电信业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其次,看远就是要对行业的技术业务发展走向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增强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性;第三,做实就是规划要有操作性,要突出区域规划,围绕国家大的区域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以及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划;第四,超脱就是行业规划要与企业规划明显地区分开来,不再对具体的发展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过多的规定,政府管理要体现“后退一步、站高一步”的思想,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环境,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制定出一个既有前瞻性、指导性,又有较强操作行的电信行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我国信息化发展政策要点

  1.全面优化信息化发展的六大要素。在技术及研发、资金及市场、企业及产业、国内政策制订、国际规则参与、人才及管理各方面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协同实施。针对不同要素,采取不同政策取向,务求政策效率、效果、效益的整体优化。

  2.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设的市场化程度、竞争程度需要继续加强。要促成“三网融合”,用好现有资源。

  3.加紧立法。信息化立法必须有整体的观念,进行战略性顶层设计。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推进过程,充分利用现有立法资源与积极创新相结合。全面清理和修订现有立法,制订、调整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法律规范。

  4.制订、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采取“早期介入、积极跟踪、自主制定、适时出台”战略,明确支持TD-SCDMA等标准。

  5.加大投入。加大国家在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上的投入,启动核心技术的“国家队”建设。

  6.对“国产”明确界定,采取保护性政府采购措施。规定采购国内信息产品的比例;在一定的差价范围内,优先采购国内产品;维护“国产”品牌,应用合理的技术性措施。

  7.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协调与审计。国家应组织力量加快对国家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实现对现有系统的有效整合,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电子商务发展要以效益为导向,建设信用体系和物流体系;加大对电子社区信息技术的创新活动与产业化活动的支持力度。

   8.加强人才培养。降低信息化应用及教育培训成本;创造公众获取信息化教育和培训的便利条件及氛围;义务培训农民信息化知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

  9.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导;信息安全体系与信息系统要同步建设;规范和加强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