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12月21日,国家金卡工程第十五次全国IC卡、RFID及物联网应用工作会暨国家金卡工程物联网应用联盟成果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本文是RFID中国网根据宁波市民卡公司袁建国总经理在会议上的发言整理的,供业界分享。
宁波市民卡公司袁建国总经理
全文如下:
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我代表宁波市民卡公司作一个汇报。
当前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它是各个城市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机遇,也是推进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加快城市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必然趋势。加快创建智慧城市,是实现宁波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确定的一个目标,也是宁波市市委提出来“六个加快”的重要战略的内容。2010年,宁波市抓住了上海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在宁波举办的契机,依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领先等优势,我们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几个方面的进展:
第一,抓基础先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取得新提升。
宁波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运营商主力军作用,实现了三种转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的基础性支撑。三个转变:一是通信网络逐步向光网、宽带升级。宁波市将重点实施城区家庭带宽提速,功能区域宽带拓展,乡镇的宽带铺面和光纤网络应用技产业发展带动等建设工程。到3月底,宁波光网覆盖达到了160万户,互联网的带宽接入量达到2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了1180万户,具有3G业务的用户达到了193万。二是小区驻地网由独建独用逐步向共建共享转变。宁波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已建小区及商住楼规划用地红线内全部推开共建共享工作。三是逐步推进基础网络由各自分离向三网融合试点。
第二:抓资源整合,数据库建设取得新进展。
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宁波以推进集约化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为目标,重点推进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地地理等数据库基础设施的建设。市人口基础数据库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实现了公安、人社、教育、卫生、计生、民政六个部门人口数据的有效整合。法人单位的数据库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实现了法人基础信息苦、数据桥接、法人库在县应用,法人基础信息管理、法人基础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目前为止已经有25万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共享交换系统。
智慧信息宁波已经建立了跨省市、县、区、多级政府的信息征集和共享体系框架,与黑龙江、成都等城市的企业信息应用信息管理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立足从顶层设计上来解决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
第三:抓示范带动,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应用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宁波重点是对自身的发展定位、特色的优势,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思路。同时,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把智慧健康保证纳入重点,这已经成为浙江省智慧浙江里省批的试点项目。宁波电子口岸与第四方物流市场两大平台日益完善,基本打通了通关环节和物流环节。与华为公司共建了智慧健康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智慧认证实验室、智慧健康专网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
其他方面,智慧社会管理系统进入系统实际操作和全面运行阶段,正在建设智慧能源管理,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城管。
第四,抓产业培育,智慧产业取得新发展。
上半年我们有947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总产值772.9亿。重点是IBM的物流软件园、华为智慧健康研究院,宁波软件园成功申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在宁波又建了一个云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
总体来说,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宁波的经济转型打下了基础,也为宁波智慧城市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又强化了规划和组织方面的保障,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宁波在智慧城市上,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里投入700多亿人民币。我们还成立了一个智慧规划研究院,同时组织了一个专项委员会。
宁波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也离不开我们银行的鼎力支持,在这里表示感谢,也希望大家为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