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雯雯 刘欣)为提高监管场所信息化应用,荆州区第一看守所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监管场所创新管理机制的新动力,今年以四项措施全面提高全所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运用日常化。全体民警坚持“上岗必开机,开机必上网、上网必录入”,每天上班浏览监管系统和本局公安网页内容,及时掌握公安监管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工作要求,同时对收押、提审等日常基础台账及时录入,有力提高了日常工作信息化运用效率。
信息工作责任化。该所把看守所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内容具体任务分配到管教、收押、巡视民警和所领导,完善平台数据录入规范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交接班对数据采录质量进行核对,确保及时准确无误。
信息采集准确化。该所各岗位民警在每日下班前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信息采集、录入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应录必录、应采尽采,确保采集的信息数据及时、完整、准确。接班民警上班后对采集、录入情况进行核对,审核把关,有效促进及时性、准确性,为信息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8月,该所采集上报的犯罪嫌疑人员覃某的指纹信息,成为破获系列暴力抢劫、强奸、杀人等恶性案的突破口。9月19日,省公安厅对该所予以奖励。
信息维护专人化。为加强计算机、数字证书和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和使用,看守所要求每位民警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一人一机”和“谁使用,谁负责”的规定,每位民警要严格遵守公安网络安全使用规定,确保网络安全,严防泄密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