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服务民生,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为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作用,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经过近7个月的加班加点,终将2009、2010、2011三年形成的档案提升为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的数字档案,并于近日荣获全区档案管理工作—级单位称号。
据介绍,自2012年4月份以来,自治区社保局就责专人、专门小组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机关档案工作测评办法》的新规,开始逐年、逐类、逐卷、逐件地进行档案整理。截至目前,共整理、装订档案3728卷386盒,整理文件2452件416盒;扫描永久文书345份7014页,扫描业务档案191703件;建立了1590件的文书档案永久、其他门类档案永久、长期案卷和30年文件级的目录数据库以及2408条文书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录人管理类、待遇类、统计类、稽核类、征缴类档案条目82040条;有力地确保了13个系统、47万企业职工、30余万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养老权益,成功地实现了记录—生、管理—生、跟踪—生、服务—生、保障—生的服务目标,让社保档案走向安全、完整、规范、数字、网络化的水平。
2013年,该局还把这—年定为档案管理提升年,将继续整理2008年及以前的各类档案,力争把社保档案这份关乎大多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升级成为便于查找、提升时效、有始有终、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标准化的信息资源,让它充分发挥出记录历史、彰显未来的作用。(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