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审核干部纸质档案需要3天,改成数字档案后3小时即可搞定河南周口 组织工作驶入信息化高速路
“去年10月全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我市共有110人报名,过去审核这些人的纸质档案需要3天时间,现在改成数字档案真省力,只用了3个小时。”体验到信息化给组织工作带来的便利和高效,河南周口市委组织部部长李明方兴奋地说。
干部人事档案是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展示干部的基本信息和成长经历,是选任干部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然而,个别地方出现的干部档案信息失真乃至涂改造假等现象,给干部选任工作带来麻烦,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而且纸质档案不易长期保存,一旦发生地震或水灾等突发灾难,极容易损毁灭失。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从去年4月28日起,周口严格按照中组部、河南省委组织部“三网、三库、一平台”的建设标准,启动干部档案数字化工作。为确保一步到位,李明方数次带队赴中组部、北京市委组织部、山西朔州市委组织部等单位学习考察,之后他们又聘请为全国组织系统服务多年的北京航星永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团队,负责档案数字化导入,同时对每卷干部档案进行重新分类编码和材料查缺。通过5个月的努力,周口市委组织部管理的3042卷干部档案信息库顺利建成,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干部档案的有效采集、档案接收转递、日常查询、统计分析等。
信息化工作离不开资金保障。据介绍,周口市县区两级组织系统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整修了干部档案室和阅档室,购置了干部档案全自动选层柜等设备,并为相关干部和科室配备了组工专网电脑。今后,有关人员查阅某位干部的纸质档案,只要在档案室电脑上输入姓名,一点鼠标,全自动选层柜就会打开并准确推出要找的档案盒。调阅完毕,一按按钮,选层柜自动归位。
为避免重复建设,周口坚持市、县两级统一推进的方针,现已实现干部档案信息在部内局域网中共享查询。档案数字化后,最直接的好处是资料快速查找和分类统计功能为干部管理、教育培训、党员发展、职称评审等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如果我们要选拔一个无党派、研究生学历的女副县长,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女干部资料瞬间就会一览无遗,保证了干部选拔的效率和公平。”李明方说。
“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我们要以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推动组织工作规范运行、科学发展。”据周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厉从军介绍,目前太康县、项城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干部档案信息库建设任务,其他8个县市区也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大组工网”的整网接入和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2012年12月1日,中组部信息化工作调研组到周口检查指导工作,对周口市、县两级联动,统一推进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周口的做法将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