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50多个政务微博“粉丝”超百万
来源:苏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3-02-17

 
苏报讯(首席记者 王芬兰)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创新工作理念,拓宽互动渠道,苏州各级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方式越来越丰富。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作风效能建设大会上获悉,目前我市共开通政务微博50余个,拥有“粉丝”超过100万人。截至去年底,“寒山闻钟”论坛共处理网民反映的事项近4.7万件,解决咨询类问题8418个、群众实际困难38528个,出台相应举措20330条。

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在春节小长假后首个工作日召开全市作风效能建设大会,这是苏州坚持多年的传统做法。这样的会既是“收心会”,也是动员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作风效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秉持“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大力弘扬“五大服务之风”,认真落实“五大行动计划”,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公安局、市市容市政管理局等部门坚持网诉网复、尽职尽责,积极受理群众反映事项,为群众排忧解难; 市教育局认真听取家长呼声,对教辅材料征订、“家校通”收费等问题,及时进行了改进完善; 市人社局积极探索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建立“四位一体”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服务永无止境。围绕完善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等,去年我市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批服务企业的具体举措。苏州供电公司建立“四个一”绿色服务机制、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市国税局推行出口退库“无纸化”,每年为企业节省费用5000多万元;苏州银监分局引导银行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减费让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苏州检验检疫局打造“检信通”服务平台,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 市发改委探索实施电子绩效管理,保障重大项目和实事工程建设;市物价局、财政局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制度,切实加大清费减负力度。各地各部门在优化服务上不断创新探索,确保了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区居民家庭改厕、石湖景区建设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实事工程的顺利推进,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