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之家从审批最少到环境最优
来源:湖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3-03-07

  记者 邹汉青 张进

  2日,星期六,武汉市民之家出入境办证大厅里仍像平日一样繁忙,近200名市民正排队申办护照。

  从交表、审查、照相到缴费,所有环节都在大厅里完成。上午10时许,武汉公交集团职工李倩顺利办完最后一道手续,高兴地说:“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真方便!”

  去年10月正式启用的武汉市民之家,将66家单位的426个行政审批事项聚于一楼,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进驻部门最多、审批流程最优、信息化集成水平最高的政务航母。

  武汉市民之家,是我省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发展环境最优省份的一个缩影。

  2011年8月起,省委、省政府在省直机关率先启动行政权力清理工作,比照全国各省区市审批事项最少省份的标准,大刀阔斧削减行政审批事项。

  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审批环节、减审批时限、减审批费用,省直37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加大审批事项清理力度,除了国家和省明文规定必须保留的审批事项,其他行政许可一律取消。

  经过几轮清理精简,截至目前,我省仅保留省级行政审批事项312项,是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此外,我省取消省级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8项,仅保留7项。

  最少,还要最优。

  结合“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省直机关把打造最优发展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勇于壮士断腕,削自己的权、去部门的利。一大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市县一级,方便服务对象。对涉企审批事项的行政收费实行减征或免征,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对必须保留审批事项的审批效能进一步深度挖潜。“工业项目3天内完成审批。”在省直部门,一半审批环节被砍掉,进行审批流程再造,改“递进式审批”为“并列式审批”,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审批时限提速50%以上。

  对影响我省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项目,给予审批“绿色通道”待遇。总投资70亿元的上海通用武汉基地,2天完成环评审批,项目从投资意向接触到奠基,仅用了160天,创下武汉工业项目落户速度的新纪录。

  如今,在37个省直厅局机关一楼,机关若干个审批职能处室集中联合办公,俨然一个个微缩版的“市民之家”。来办事的人,再也不用去各处室“拜码头”,享受一个窗口受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的便利服务。

  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

  据调查,98%的办事群众对省直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给予满意评价,省级政府绩效在全国省区市排名中,由第23位上升到第12位。

  从美国回汉创业的唐汎力,对此变化感触尤深,“现在找政府办事简便得多,已有十几位朋友跟我从美国回来创业。”

  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让国内外投资者接踵而来。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引进外资5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2%,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12家,居中部之首;引进省外内资5040亿元,超年度计划27%。

  去年,我省GDP迈上2万亿新台阶,排名进入全国第九,向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