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一窗办 广东小窗口探路大世界
来源:中广网 更新时间:2013-03-11

珠海3月11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能,建立服务性政府,民众期待。从2001年,中央就开始进行行政审批改革。在广东,一个窗口办完所有手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让大家尝到了甜头,而小窗口的背后是 "机构改革、厘清职权"的巨大转变。《改革探路》播出第六篇:《小窗口大世界》。

  记者手记: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大幕昨天开启,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组成部门从原有的27个减少至25个。拿自已开刀,可谓决心之大。其实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前,行政体制改革的试点早就在2009年就悄然落户广东,中央政府授权广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试行效果如何?曾被认为难以解决的"办事难"问题,到底是"解决不了"、"不想解决",还是政府部门有着自己的"苦衷"?广东的故事,或许能给出启示。

  珠海有个"行政审批办事大厅",以前需要"满城跑"完成的审批流程,现在不出这个大厅就能解决。珠海行政管理中心主任吴永义说,将办事窗口集中在大厅,背后下了苦功夫。

  吴永义:我们在集中的基础上,对各个部门的流程进行了梳理,做了改变,由原来的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改变,一个窗口就可以受理全部事项,最后取证也在这个窗口,解决了一窗办的问题。

  吴永义说,窗口开多开少,完全由当天业务量决定。现在,窗口每个月能办两万多项业务,效率很高。

  吴永义:最多可以开到120个窗口,现在进入办事大厅的,百分之六十即来即办,比法定时限大大的提前。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长何宁卡说,借助网络,提高时效,还有空间。

  何宁卡:我们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把行政审批时间再缩短50%,加快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把行政审批的事项、政府为企业的服务全部移到网上。网上办事大厅今年上半年就能建成,今年年底会到达区一级。

  "一站式服务"、"电子政务"的身后,是珠海下放的近百分之七十的审批权。珠海行政管理中心主任吴永义说,删繁就简的背后是拿刀子割自己的肉。

  吴永义:这条道路不太好走,毕竟是政府对社会、企业的权力的重新配置。传统思想会认为,有了审批就有了权力,权力就是福利。

  珠海市市长何宁卡说,除了"该减就减",还要做到"该放就放",才能给市场更多的调节空间。

  何宁卡:凡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就该交给市场,凡是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就该移交出去,由社会自律。政府就是做好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

  珠海市市长何宁卡还有一点担忧,就是怎么避免再走回头路?

  何宁卡:很多方面要通过立法实现,目前很多改革还是来自行政体系内部,取决于官员的认识和自觉性。过程很重要,但毕竟没有法律规范,所以很多改革在利益的牵制下容易走回头路。没有确定的方向,有时候就不能巩固成果和继续深化。

  站在行政审批的"窗口",面对市场的期盼,吴永义说,改革的路还很长,小窗口背后有着更精彩的世界。

  吴永义:很多老百姓提出的需求是可以通过改革实现的,比如香港提出了精明审批,就是避免过度审批,在这一方面我们可能还要更加努力地去探讨。

  记者手记:改革需要制度的突破,需要权力的重新分配,需要法律的保障,这是理顺行政审批繁琐流程的需要。只有理顺了,流畅了,才能让腐败无处滋生,才能给社会和市场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活力。但是,"放手"讲究魄力和艺术,怎么放,放到什么程度,广东肩负的探路任务依然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