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电子政务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3-03-21

摘 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开始着手在政府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行政服务,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制度,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信息技术在行政安排、政治安排和职能安排中的应用思路和推行方式。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所引发的政府管理创新,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样,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大大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本文从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以及电子政务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面,包括政府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着手,论述了电子政务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情况。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职能  信息化  转变  

Abstract

Since 1990s, along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application, all industrialized country all starts to begin to manage in the process in the government to us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rvice, adjustment offic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government manages the wa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 the political arrangement and the function arrangement application mentality and carries out the wa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itiate the government manages the innovation impelled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development. Similarly,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development, also big promotions transform. Shift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advancement. This article from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development to under our country government function influence as well as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transform shift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important aspect, including offic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work way、 aspect and so on working efficiency and work style begins, elaborated under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ur country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situation.

Keywords: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Government function;Information;Transformation

 论我国电子政务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建设电子政务不仅是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推进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建设电子政务一方面,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加强有效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政府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提供优质服务,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对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1]所以,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把我国政府再造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廉洁、公正、规范、注重公共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政府,以提升我国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一、电子政务概述

(一) 电子政务的涵义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e-government)也称电子政府或虚拟政府,原意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能随时随地的享受各类政府服务。电子政务于20世纪90年初起源于美国,对于电子政务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所谓的电子政务,即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计算机、网络、电话、手机、数字电视等),以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从方法上看,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按照可能与高效原则经过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络上实现,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2]
一般而言,电子政务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职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二是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有权限的实时互通的信息共享;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和企业间开展双向的信息交流与决策。第三部分是电子政务是否成功的外在表现,它的基础来源于第一、二部分的效率和信息的沟通有效性状况,因而一个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应是上述这三部分的有机结合。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有很大的区别。 从具体操作上看,传统政务实际上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则通过先进生产力来解放管理能力,它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政务容易疏远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也容易使中间环节发生腐败和“肠梗阻”,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将是政府对群众的要求进行更快捷的反应,更直接地为人民服务; 与传统政务相比,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电子政务可以对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监督,防止以权谋私,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从工作方式看,传统政务管理,大多以开会研究、逐级下达、层层上报为主,耗费了大量行政经费,电子政务通过虚拟办公、电子邮件交换、远程连线会议,克服了“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等现象,节约了大量人力财力。 从工作模式看,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相比,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电子政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全局管理,精简和优化政务流程,科学决策,并以此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实行电子政务更关键的带来管理和工作的传统观念的改变。电子政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政务处理更加集约、快捷。
2.电子政务的特征
(1)以用户为中心
在电子政务实现的早期阶段,各个政府部门的网站都是按照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来设计的。换句话说,是以政府结构为中心来设计政府的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这并不能提高政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水平。要真正地为用户服务得好,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即用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来设计政府的网站。新加坡政府的E-Citizen(电子公民)网站就是按照一个居民由出生到入殓的生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所可能遇到的、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全部问题来设计的,是一个完全以居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网站。
   (2)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界非常流行的一种通过改善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来留住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技术。现在,这种技术也开始用于电子政务之中,帮助政府管理与其“客户”,即企业和居民的关系。因为,政府比任何企业或单位都有更多的“客户”,将“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引入电子政务之中,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为有特殊需要的“客户”(如残疾人)服务,从而建立新的、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
(3)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即通过一个门户网站可以进入到政府的所有部门,或者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由政府向用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需要几个政府部门同时介入才能完成的事务处理,这种门户网站对用户来说极为方便。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的与政府互动的事务处理,根本不需要知道在这件事情完成的过程中,他与哪些政府部门、哪些政府官员打过交道。这样,自然也就不需要看官员的脸色,更不需要行贿了。
(二)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G2G模式下对行政效率的提高不仅是局部性的,也是整体性的。因为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内部的业务和处理,还包括政府机构之间,即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垂直结构与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平行结构的业务流程。[3]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政府对企业的相关事务实现网络化、电子化,具体涉及如下内容:电子采购与招标,这个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发布政府的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帮助,这种先进的采购与招标方式将有利于政府在这方面的透明化和信息公开,也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电子证照办理,即通过政府网站为企业办理各种所需的证照,如营业执照等;信息咨询服务,主要是政府将一些能够公开的数据和信息提供给相关有需要的企业,如一些统计资料等;中小企业电子服务,通过政府网站可以为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站点的中小企业提供统一的入口,在网络上帮它们进行宣传和开展电子商务等,帮助它们迅速成长。[4]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桥梁,方便了政府与企业之间处理公共事务、进行业务与信息交换。“政府对企业”的活动实质上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如构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加入国际竞争,以及提供各种各样的政府信息服务等。[5]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政府对公民(Government to Citizen)的电子政务是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政府通过电子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如下部分:教育培训服务,即远程教育服务,这项服务将有利于偏远地区的公民享受同大城市一样的教育,提高当地教育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就业服务,政府网站可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及就业信息等在内的各项服务,来提高公民就业的成功率;电子医疗服务,这项服务有利于整合全国全世界的医疗资源,为更大范围的公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各项社保账户及账目详细情况等;公民信息服务,政府网站还可以提供与公民相关的各种政策、法律和法规,方便公民查询。同时,公民除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政府缴纳各种税款和费用、按政府要求应该填报的各种信息和表格、缴纳各种罚款等外,还可以提意见和建议,进行参政和议政,使政府的各项工作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

二、政府职能概述

  (一)政府职能的涵义
1.政府职能的概念
政府职能即公共行政职能,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所具有的功能;指的是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要而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与方向,主要涉及政府管理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本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执行,即通过实施行政行为实现国家行政权。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2.政府职能的特点
(1)可执行性。从政府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是一种执行性职能,职能的行使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与其他非国家活动的管理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代表国家意志的权威性。
(2)多样性。政府职能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因此,也是多样性的。
(3)适应性。政府职能应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不可替代性。政府职能只能又政府来行使才有效,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或者不能替代,或者即使能够替代也管理不好。
(5)动态性。行政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发展的环境、内容、主次关系、作用、对象等也必然发生变化,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需要,适时调整和转变政府职能,是搞好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政府职能的构成
对政府职能的划分,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政府职能可以分为政府基本职能、政府的层级职能和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1.政府的基本职能
所谓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的性质而划分的政府职能,是最普遍的一种政府职能分类方法,是政府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
(1)    政治职能
亦称统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政治职能具有防御性、保卫性和强制性,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②外交职能;③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2)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③市场监管职能。
   (3)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有:①发展科学技术;②发展教育事业;③发展文化事业;④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
社会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目前,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④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2.政府的层级职能
将政府职能按照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配置。我们把按照这种方式划分出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层级职能。层级职能的划分,遵循“属地”原则,即政府职能范围主要限于本行政区域内。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政府层级职能包括:①中央政府专有职能。主要是管理国家事务和全国性公共事务。②地方政府专有职能。主要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央权威的前提下管理地方性公共事务。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具备的职能。主要是指有些公共事务涉及国家整体利益,但由地方政府具体实施比较有效,则应当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一般由中央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由地方负责实施,与之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拨付等则由中央和地方分别管理。
3、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政府管理运行职能,是指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政府职能。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可分为:①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指政府为完成某一时期内的任务或某一项任务,制定战略目标,确定实施步骤的管理过程。②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把制定的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活动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规模需要设置专门的新机构,配备新人员。二是合理组织原有的机构和人员,承担起计划所涉及的任务。③领导职能。领导职能是指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为有效完成组织目标,对下属人员所采取的各种影响和激励过程。现代领导者的职责,就是要使组织的目标与组织中个人目标统一起来,使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需求的满足很好地结合起来。④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指政府为使组织目标按计划完成而对执行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和纠偏的管理活动。
三、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一)信息化社会中政府面临的困境
 1.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已经运用的信息技术平台大多数是离散孤立的,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互不相通,构成一种以自身职能为出发点,以垂直行业管理体系为主导的电子政务框架。我国现行政府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分为五级,基础设施不完备,不但全国没有统一的网络平台,而且各地政府也不具备一个统一网络,如此庞大的电子政务建设任由各部门自行开发自己的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办公室系统的建设时间不同,建设的厂商不同,采用的技术设备不同,大家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格式,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这些孤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无法进行。这样不仅将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更由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政府之间及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电子政务反而成了信息孤岛,大量的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6]
2.思想认识不足
    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虽然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3.发展缺乏规划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7]。
4.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8]

(二)传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
1.政府职能不明确
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政府管理创新,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职能转变工作逐步推进。但现在该管的事情没有管成或没有管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单独培养一支队伍来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这需要巨大的财力和精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9]
2.法律法规缺乏
法律法规缺乏,相应制约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子签章条例”还没有正式推出,电子政务规划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尚有脱节。《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在2001年1月就已制定,而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2002年1月才成立,《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的第一版目前还在制定之中。[10]
3.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远未到位
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推动电子政务高效运作的一个重要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迅速实现电子政务要求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确实还存在很大的困难。[11]
4.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
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一些国家,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央政府加强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电子政务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缺乏总体规划,前期系统咨询论证不够充分,实践中更关注某一单一管理功能的实现,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造成了电子政务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使电子政务发展陷入“诸侯割据”的局面。再者,由于电子政务标准滞后,即统一标准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以及标准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既给国家造成大量的浪费,也给政府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
1.电子政务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全新的行政环境
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得行政环境增添了新的环境要素—网络,构成了一种新的行政环境,即“网络环境”。但是,政府上网营造的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技术环境,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环境交叉融合。电子政务影响并制约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应新的环境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方向。[12]
新的网络环境下,实行电子政务,公开政府的机构、职能、办事程序等,能够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便于公众行使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利,有利于廉政和勤政建设,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高效、透明、公开与法制化的政府。电子政务的实行将使更多的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在制定政策、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让公众参与,让公众发表意见,让公众提出建议。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往来监督政府的运作,了解政府的工作进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政府的工作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达到改进政府工作的目的。
2.电子政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
   (1)电子政务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难得的契机
电子政务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是其本身并不能自发决定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信息时代,政府的组织结构与传统政府的金字塔式层级结构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中间层的上传下达作用将被信息网络替换,垂直性行政权力将与扁平化网状的行政权力相互结构,行政责任由行政个体向行政全体转变。政府职能日益分散和下沉,政府和社会边界重新调整,信息时代的政府特征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加强顶层协调能力,扩大政府层级之间的协力合作能力,强化垂直管理方式,大量裁减中间行政层级。但是,电子政务技术本身并不能自动决定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只是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潜在的变革机会。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会导致理想的职能转变和制度变迁。因此说,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电子政务的重要条件和核心环节,推行电子政务可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13]

(2)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可以推动职能的转变
    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扩大政府的群众支持基础,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府办公方式和行政运行方式。电子政务的全面推行必然要求重组政府现有业务流程,这就直接地深化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进程。根据电子政府结构扁平化、网状化的技术逻辑要求,深入推广和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就必然需要调整政府的业务流程,重新明确行政职能权限,划清财权和事权的边界,利用统一的电子约束系统来控制政府部门预算管理和行政程序;推行电子政务,也要求实现公共管理机构的法治化和多中心化,这就必然要求重新调整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深化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快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不仅可以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融合进程。

 四、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
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有集权倾向,分权程度低,使得组织成员缺乏责任感,导致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创新的匮乏。而实行电子政务后,政府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了新的调整。
1.政府组织结构网络化
电子政务作为区别传统政府的一种组织形态,它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打破了传统政府的组织界限,在网上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完全开放的矩阵式的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实现横向联系的有力模式。[14]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快速流动和传递,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甚至是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界限的信息流。
在这种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下,信息在一切个体中平等地流动,金字塔式的权利模式被打破。而且政府组织不再是注重硬件管理,按科层官僚制原则构成“管理机器”,而是按系统整体原则建构的、有限刚性和有限柔性相济的、面对生态环境及时做出反应的有机体,它是一种灵敏快速的决策系统和高效能、高质量的政府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所具有的这些发散式的网络传播途径,使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反之,基层的反馈也能迅速地向上传递,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不再被地理边界或大门围墙所阻隔,传递垂直的组织层级信息传递功能被网络所替代。
2.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
现有的政府组织形态是一个基本上包含三个层级的金字塔结构,即战略层(决策部门)位于金字塔的顶部,战术层(管理部门)位于金字塔的中间,操作层(执行部门)位于金字塔的底部。这些层级之中还有层级,形成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层次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使操作执行层与决策层直接沟通,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总之,从政府和公众的方面来看,实行电子政务后,政府的行政组织结构产生很大的变化,表现为中间管理层的缩减甚至取消,这将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可以节省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办事效率。
3.政府横向结构合理化
传统的组织结构多数按职能部门划分,组织结构一般是等级的层级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便于控制和计划,但部门间沟通不畅,造成了许多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别是政府业务流程的重塑,将对原有的组织结构造成冲击,使原本讲求分层负责、部门壁垒分明的传统组织结构被横向整合的新组织形态所取代。电子政务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电子化工具和手段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直接连接渠道,使原来无法直接连接和沟通的行为者能够实时、直接连接和沟通。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跨机构的、一体化的、支持前台(门户网站)和后台(包括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办公系统、数据库、安全平台和业务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无缝集成的智能化综合系统。这种跨部门的平台整合,使得政府内部突破部门之间与地区之间的纵横限制,解决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现存的大量“信息孤岛”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与政府跨部门协同应用,提供一个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有效转换和交流的统一的交换共享平台。从而打破中间层之间的界限,构建灵活的,以需求、任务、项目为核心的政府虚拟组织结构。
   (二)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
    电子政务的普及,使得政府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从体力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
由于政府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例行性工作的自动化趋势越来越强,使管理能力的好坏与知识能力的发挥成正比关系。“知识就是力量”,在信息社会的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地体现。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智力、体能所无法完成的工作。
2.从职能分工型向综合多能型转变
科技的进步为打破分工过细的工作安排提供了条件: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办公系统去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再造工作流程后,“集成化”、“模块化”、“无缝隙”、“一体化”的工作流程模式,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借助于网络学习、组织学习、以及传统的继续教育、多技能培训,可以促进管理人员向综合多功能型方向发展。[15]
3.工作方式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知识型、综合型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越来越不满足于在政府中处于被动受命的地位。他们要求更多地参与组织的决策和更多的灵活性,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控制,并更多依靠责任心来自我约束。行政人员应用信息技术,能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开阔了行政人员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划分职责为主向更多的团队合作转变
传统的组织运作是“以事为中心”,效率是建立在每个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基础上的,而在信息社会中的政府中,人力和知识是组织的核心,在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建立多个功能交叉(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团队,它们以清晰、简洁、共同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团队网络”。职能部门将作为资源、技术和人员的基地及标准的提供者而存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再是按照序列进行工作,而是同时工作;团队则负责项目从开始到任务完成的全过程。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保证团队成员的全方位沟通和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绩效。
   (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转变
   电子政务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机构发生改变
单纯管理人员与单纯技术人员的比重均会有所下降,兼具优良技术素质与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员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承担相应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将占有一定的比重,处于中间层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只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工作人员的比重将逐渐下降。
2.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将大幅度提升
电子政务确实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替代人做了一部分过去由人直接完成的工作,但这种替代主要针对的是重复性、例行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和非例行性的工作还需要由人直接完成。而且,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内部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这部分创造性工作、非例行性工作的比重会比传统政务环境下更大,需要工作人员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会更大、更多。这些变化无疑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组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以非常大的压力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尽快全面提高。[16]
3.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总的数量规模将逐渐趋于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产生了实际效用,政府只做自   己应当做的事情,其他不该做的事一律不再做,交给社会有关方面做比自己做得更好的事情,就委托出去让他人做;那些该自己做的事情则会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借助电子政务提供的技术条件,借助电子政务推动下形成的更优化的管理条件,做得更快、更好,更省时、省力,也更省人力。

五、结束语

在电子政务中,电子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政府必须通过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人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改善政府工作业务流程,提高政府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的透明度,克服官僚主义,转变政府作风,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端,实现体制创新,节省政府各项开支,减少浪费,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真正实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把政府体制创新和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有机集合起来,加速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是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永恒主体。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工作、生活方式。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职能的转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以往职能转变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他管理和服务职能中,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衷心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廖勇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廖老师给了我许多的指导与帮助,从他那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使我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到我的论文写作中去。在老师指导我论文写作的那段时间,他教会我许多人生哲理,这在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是受益匪浅的。在修改论文的时候,他在繁忙的工作中给予我指导,使我在写作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的论文写作才得以顺利地完成。
我也还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他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帮助,使我及时走出困境,在紧迫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写作。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同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