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玲/图)
居民反映加工厂使用陈稻且环境堪忧,政府部门却“百度一下”传授市民如何区分新稻陈稻。最近出现在马鞍山政府网站论坛的一则雷人回复,引起了议论。含山县政府办回应称,是新来的网络问政工作人员不了解情况,已将答复做了更改。(3月21日《新安晚报》)
有了百度之后,才明白什么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觉,无论什么样拐弯抹角的问题,只要“百度一下”,有点耐心,总是能找到大概的结果。但是,对于现实中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政府行政职能上的一些具体事务,万能的百度,也只能败下阵来。
信息化条件下,地方政府网站的开设是政府积极回应民意的产物。而政府网站终究是技术性设置,民意中涉及的事项,面广量大,事无巨细,需要网站的维护人员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来予以回复,百度的确可以作为帮手。至于说应该从管理、职责的角度去解决的,必须通过行政部门的作为来实施,这时候,百度已经无能为力。
百度的运用与百度的滥用,全在于对民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具有明晰的认识。不过,从曾经的请“百度一下”到如今告知百度的结果,能够对于来自网络上的民意有所回应,已经是网络问政意识逐步增强的体现了,比那些只是寥寥数语,重复回答,起码在内容上有所增加。
电子政务在功能上已经具有扁平化的特点,可以让民意越过科层制的行政管理体制,直接被吸纳处置。但是,现实中的网站维护者,大多不具有直接办理的职权,于是出现了“百度一下”甚至更为雷人的处理方式,这就是电子政务的新瓶子里面,其实依然装的是传统行政的旧酒。
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关注信息化的时代特点,信息化技术条件虽然可以不断更新,但是,行政管理的意识和职能却不会一下子就能够到位。百度对于普通网民问题解答的多功能、高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电子政务学习的榜样,核心的原则就是要满足民众需求。
说白了,如果把政府网站当摆设,因循守旧地按照老一套的行政管理方式来对待民意,终究会把网络问政的好事情办坏,让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降低。民众哪一天如果把百度当做解决现实问题的神器,结果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