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政府信息化应用,以公众为评估主体,对国内外电子政务测评指标体系进行调研,通过对指标的对比、分析、统计和抽取等,进而构建出一套更为全面的政府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并对指标逐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政府信息化 应用评价 电子政务 指标研究
1 引言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政府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国政府纷纷展开信息化建设。政府信息化既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主导因素,而政府信息化应用是整个信息化实现的关键和表征。因此,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政府信息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政府信息化的成效检验。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评价体系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政府信息化应用的评价体系。
2 信息化评价的界定
最早最完整地提出政府信息化概念的是日本,日本在1987年将《计算机白皮书》更名为《信息化白皮书》,并将政府信息化作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产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之一[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政府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差异,所下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在此,本文援引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通知中的定义,该通知指出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种形式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以方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提供政府信息及其他公共服务。政府信息化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政府有效运用信息通讯技术打破传统行政管理的物理组织界限,整合并贯通其行政流程,完成基于电子化虚拟环境下的政府服务[2]。简言之,政府信息化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基于电子化虚拟环境下的政府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绩效。政府信息化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
政府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办公自动化到信息网络化,再到管理电子化,政府信息化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主导形式。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电子政务已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可见,现阶段的电子政务是各国政府实现信息化的具体途径。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的评价;对电子政务的业务运行情况的评价;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情况的评价。本文认为,电子政务面对的主体是公众,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应以服务为中心,以应用为重点,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因此,评价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应立足于信息化发挥的效果,即政府信息化的应用。对此,本文选择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测评以反映现阶段政府信息化的应用,重点关注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即电子政府对外服务方面的功能,以此确定评价的内容。
为了能够提出一套较为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本文对国内外的电子政务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调研,力求从公众的动态观测角度,通过对指标的对比、分析、替代、统计和抽取等,得出其相似之处,进而挖掘出这些评价体系的共同特征和普遍规律,整个分析过程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在对指标的统计、分析和抽取的过程中,主要研究有关政府信息化“应用”的评价指标,因此,诸如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环境等该类指标给予舍去。
3 国内外指标的分析和抽取
国外著名的咨询机构、科研院所、国际研究机构先后对电子政务评估进行了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测评全球电子政务绩效状况的研究报告。在此,本文对报告中关于电子政务应用测评的指标作了总结,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国外电子政务应用测评指标调研汇总
研究机构 |
指标内容 |
主体属性 |
Accenture公司[3-6] |
信息公布 |
专业咨询机构 |
在线交互 | ||
政务处理 | ||
客户关系管理 | ||
Gartner公司[7] |
服务的成熟性 | |
服务的可获得性 | ||
服务的有用性 | ||
服务的可表达性 | ||
NTS公司[8] |
在线服务 | |
在线搜索 | ||
在线下载 | ||
在线讨论 | ||
在线信息 | ||
在线支付 | ||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 [9-10] |
在线服务指数 |
国际研究机构 |
电子参与指数 | ||
世界经济论坛与美国哈佛大学的国际发展中心[11] |
在线服务指数 | |
电子参与指数 | ||
政府对ICT的推广程度 | ||
使用ICT对政府效率的影响程度 | ||
政府对ICT的使用程度 | ||
New Jersey Newark大学电子政务协会与韩国Sungkyunkwan大学[12-13] |
安全/隐私 |
科研院校 |
网站可用性 | ||
站点内容 | ||
在线服务 | ||
公众参与 | ||
日本早稻田大学[14] |
在线服务 | |
主页状况 | ||
美国布朗大学[15] |
网上服务能力 | |
网上信息 | ||
保护隐私政策 | ||
安全政策 | ||
残疾人通道 |
表2 国外指标统计结果
指标出现的频次 |
指标测评内容 |
8 |
在线服务 |
4 |
网上信息 |
4 |
电子参与指数 |
3 |
网站可访问性 |
2 |
在线交互 |
2 |
保护隐私政策 |
2 |
安全政策 |
1 |
主页状况 |
1 |
客户关系管理 |
1 |
政府对ICT的推广程度 |
1 |
使用ICT对政府效率的影响程度 |
1 |
政府对ICT的使用程度 |
本文对上述国外研究成果中指标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主要抽取出现频次较多(频次等于或大于2)的指标。抽取之后的国外指标主要有:“电子服务”、“电子参与”、“网站的可访问性” “安全与隐私政策”。其中“电子服务”出现频次最高,达到8次,“电子参与”次之,频次达到6次,安全与隐私政策体现的是政府的信息化政策环境,在此予于舍去。由于采用的评估标准是以公众为主体,剩下三个指标诸如“政府对ICT的推广程度”、“使用ICT对政府效率的影响程度”“政府对ICT的使用程度”也给予舍去。最终分析抽取出的国外指标共有3个,即电子服务、电子参与、网站可访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