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如何发挥最大作用
到现在,中国现已有超越5万家的政府网站。这些网站在传递政府信息、效劳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行代替的效果。但是,社会大众对政府网站的满足度却一直在低位徜徉,信息陈腐、短少互动、效劳不强等缺陷使政府网站饱尝诟病。作为政民交流的重要方法,政府网站路在何方?
安徽市民在网上投诉粮油加工厂运用陈稻加工且环境杂乱,政府部分回复时却教市民怎么区别新稻陈稻,对投诉内容只字不提。近来,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府网站论坛的这则回复,让人啼笑皆非。
政府网站本应是大众知道公共信息、表达利益诉求、反映民意民声的重要方法。但是在一些政府网站上,更新缓慢、短少保护的疑问久拖不决,对大众的投诉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答非所问,将民意就这么晾在网上。
5万家政府网站掩盖中间到当地的各级政府
中国有多少家政府网站正在线上运转?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软件评测中间、人民网等一起发布的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价总陈述显现,中间和省级政府网站遍及率到达100%,地、市级达到99%以上,区、县级超越85%。有统计数据显现,当前中国在政府域名“gov.cn”下的网站已超越5万个。这些数据标明,从1999年中国展开 “政府上彀”工程以来,历经14年的建造,中国政府网站现已初具规模,掩盖从中间到当地的政府网站体系现已根本构成。
政府网站的遍及也悄然改变了政府执政理念。为了使政府网站的内容和形式与大众需要愈加靠近,各级政府不断扩大信息揭露的力度、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并以此作为抓手,进步行政效率、改进效劳行政效果,有用推动了政府功能的转变。
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的连接可用性由2011年的84.5%上升到98.7%,根本上可以消除断链错链的疑问,地市政府网站的效劳功用可用性和互动功用可用性别离到达了93.9%和90.4%,比2011年别离增长了超越30个百分点,网站的可用性和内容丰富度明显晋升。
跟着互联网的遍及,信息凭借网络力气完成了光速活动,社会大众依托传递的各种信息时时刻刻监督着政府权利的行使。“信息力气关于政府推动法治建造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影响要素。”浙江大学教授钱弘道说,“中国政府从2008年开端全面推行信息揭露。政府信息揭露即是需要政府将权利放在阳光下运转。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揭露化的极佳方法。”
从开始的技能导向型建造理念,到内容导向型建造理念,再到当前的效劳导向型建造理念,各级政府在创立多样化效劳体系建造方面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立异。手机上彀是时下最盛行、最快捷的上彀方法,一些当地政府网站推出了移动客户端,拓宽关联效劳方法。这些移动使用不只整合了一些告诉布告等基础性政务信息,并且可以供给多种效劳功用,便利大众随时随地拜访政府资源。
进入互联网年代,社会大众愈加等待对社会公共事务活动的参加和互动。这明显对作为社会大众知道政府重要窗口的政府网站提出了更高需要。
网站效劳与网民需要之间存在无穷反差
与传统的媒体不一样,互联网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交互性。但是,在许多政府网站上,政府网站与网民的互动状况并不达观。
记者随意翻开几个政府网站发现,要么网站栏目空置,要么内容长时间不更新,这几乎是每个网民都曾遭遇过的无法。在许多政府网站上,网站效劳与部分事务之间脱节的现状举目皆是。政府网站上注册的部分信箱、在线投诉等政民互动方法,因为网站部分与事务部分没有极好和谐,或注册之后置之脑后,或答复内容与事务作业脱节,或部分之间彼此推诿。像马鞍山市政府网站这样,经过百度教市民分辩新稻陈稻的笑话也绝非个案。
“做好互动、加强互动是政府网站的根本作业之一。”中国软件评测中间副主任张少彤说,“但凡互动答复耐性及时、务实诙谐、没有官架子的政府网站,用户的满足度就比较高,社会的反应就比较好。比方像成都新都区网上信访方法直击疑问,被网友称为‘最务实的官网’;有问必答、口吻通俗易懂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办理局网站被网友称为‘最诙谐幽默的政府网站’。与此相反,但凡答复唐塞推诿、答非所问的政府网站,口碑就比较差,有损政府的形象。比方只能投满足票的福建莆田政府网被网民称为‘最雷人的政府网站’。”
在线效劳和网上事务处理本来是政府网站推出的便民之举,可在施行过程中,因为短少应对的后台政府部分事务体系作为支撑,发布的信息和供给的效劳都成了装点门面的铺排。不少政府网站从表面上看都具有了信息揭露、在线就事、政民互动三大功用,有的乃至还可以供给几千项公共效劳内容,但是在这些效劳中可以完成关键环节在网上处理的份额并不高,可以完成全流程网上处理的效劳更是百里挑一。网上查询、申报、批阅等功用,绝大多数仅限于查询就事信息和下载请求表格,其他功用依然“水月镜像”。
政府网站当前的效劳水平和效劳才能与网民对政府网上公共效劳的激烈需要之间构成了无穷反差,成为中国政府在网络社会中行使经济调理、市场监管、社会办理和公共效劳功能的一大瓶颈。
实现政务信息和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我国政府网站在建设和管理思路上确实还存在一些误区。“用户体验”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观,这对政府网站也同样适用。如果政府网站不考虑用户体验,最终只会遭遇公众“用鼠标投票”的尴尬,沦为架子工程、形象工程。
电子政务,不应该是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将传统的组织架构和行政流程固化,而是要对政府结构和流程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进行再造和重组。政府网站的服务依赖于技术和政务两个层面的支撑、融合,只有当政府服务方式转变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真正动力,新技术才有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我们的调研中,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在不同部门之间、上下级机关之间、不同地域的政府部门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这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无关,与政府机关级别的高低无关,归根结底取决于机关及其负责人对这项工作是否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禾表示,要彻底解决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应该从目前分散的管理模式向集约化转变,“地方各级政府集中办好门户网站,并将部门信息逐步整合到其中。部门不再单独运营和管理网站,只需要在门户网站划定的栏目中上传和更新信息即可。”
在政府网站的建设中,如何将网站的管理嵌入到政府行政流程中,实现政务信息和服务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无缝对接,是每一个政府网站都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说,以政府网站为代表的电子政务,其最大意义就在于政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服务接受者为中心的范式转变。所以,尽快制定电子政务法将更好地规范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促进跨部门合作,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透明度。
接受采访的专家纷纷表示,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指引下,使业务系统的上网运行与现有行政机构人员挂钩、网上办理的环节与线下的传统政务衔接,尽快提高网上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在线办事的有效性和政民互动的持续性,才是政府网站继续前进的方向。(记者 彭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