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3-04-19
经报讯(严正发)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盐津县公安局紧抓“信息化深度应用年”总体要求,构思举措,有效提升信息化基础建设与应用成效间的“产效率”,全力构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新格局。 据了解,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大力优化基础建设。把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构建立体防控新格局的第一阵地建设来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制定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推进覆盖主要集镇、街道、重点部位,服务于社会治安动态管控和侦查破案需要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450万元,完成了覆盖豆沙、普洱、中和、柿子、牛寨5个乡镇及盐井镇县城辖区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县107个标清摄像头投入使用,在县城进出口建成机动车视频抓拍系统2套。并积极将社会监控资源接入公安监控系统,全县城市监控系统建设基本形成投入、建设、成效、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投入200余万元,建成“三台合一”110接新接处警系统,对接警综平台,实现了报警受理、案件处理、信息收集网上流转,一线民警、巡逻车辆配备了3G 警务通、3G 警务E通、对讲机及“车务通”GPS定位仪等设备。二、深度挖掘应用潜能。不断摸索以信息化建设成果为主导的打、防、管、控立体复合型打防工作模式,深度挖掘应用潜能。一是强化空中巡查。将案件多发地、繁华地段、人员密集区域以及城区主街道街面监控与内部单位监控、街面商铺监控、治安卡点监控及车辆抓拍视频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形成覆盖县城的全方位立体视频监控防范网络。二是打造“动态”巡控。按照“动静结合,查堵并用”的原则,在进出城区关键部位设置4个治安卡口及临时执勤点,建成2个区域监控中心,在街面布置配备车载执法视频取证巡逻车3辆、配备执法仪的巡防摩托车10辆。使用“身份采集查验系统”在盐津火车站、火车南站、黄葛槽汽车客运站等人员集中、治安复杂的地段开展信息采集工作,以点连线的“动态型”信息堵卡盘查网络。三是拓展应用广度。不断拓展延伸应用广度,将城市报警监控与互联网连接,建立移动图控中心,交警城市监控、机动车抓拍图控分中心、消防图控分中心、应急处突图控中心。三、创新运转管理模式。一是更新建设维护模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积极构思举措,更新建设维护模式,强化技术人员培训,摆脱对运营商技术依赖,增强主动权;剥离建设费用和电信租线费用,实行多样化、本地化系统维护,提高维护水平,彻底改变以运转程序复杂、运营商层层外包等原因导致系统运行维护效率低下,成本颇高弊端。二是完善管理运转机制。以县局110指挥中心、图控中心、派出所为分级运转模式,制定出台《视频监控应用管理规范》,明确各部门应用职责,突出“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研判”工作要点,定期对发布预警信息,调整巡逻方式与警力部署,确保反应迅速,出警快速,处置有效。今年来共发布预警信息35条,运用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调集部署警务活动24次,完成安保任务19次。四、实战应用成效显著。信息化建设开展以来,盐津县公安局瞄准实战,狠抓应用,以监控视频资料为基础加强发案特点、趋势的研判分析力度,以空中巡查设施为依托严密社会面巡逻防控格局,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社会监控资源、“车务通”、车载执法视频取证巡逻车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在获取现场客观真实资料、锁定犯罪行为、追踪嫌疑人逃逸方向、固定犯罪证据等方面的强大优势,最大限度地将信息化成果转化为战斗力,不断助推打防管控工作成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获刑事案件151起,查破行政治安案件287起,成功摧毁犯罪团伙7个34人,收缴作案车辆4辆,查获被盗摩托车39辆,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