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连续五年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来源:鲁北晚报 更新时间:2013-04-24

 

近期,“阳光滨州”政务微博大厅成为许多市民经常关注、浏览的网页,县区政府、民生部门的政务微博“落户”在这里,市民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建议等,可以@相关部门官方微博,并得到及时答复。在此之前,滨州市许多重要的公共场所,已能看到电子触摸一体机式的政府信息公开“一点通”,市民若想了解各项民生政策、政务信息及热点问题,用手触摸屏幕便可以立即查询。市民说:在滨州,信息越来越公开,政府越来越阳光了。

>>阳光政府建设“滨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去年9月28日,滨州市荣获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开展的首届中国“阳光政府奖”,这是中国信息公开工作中首次民间颁给政府、群众颁给官员的奖项。次日,滨州市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一点通”进县区推进会议,标志着市政府这项建设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重大举措正大力向基层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便民服务正逐步向全市市、县、乡三级覆盖。

自2008年开始,滨州市大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积极主动的政府信息公开,听取民意、汇聚民智、发挥民力,完善政府的各项工作,大大提升了政府效能效率,推动滨州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越发展。

五年来,滨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一点通”、数字电视政务公开频道、党报“阳光政务”专刊四大公开平台,从战略高度提升对阳光政府的认识,探索创新阳光政府建设新路子,形成了阳光政府建设的“滨州模式”。

省政府在滨州市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阳光政府建设工作经验;浙江绍兴、安徽铜陵、山西长治等市纷纷来滨州市学习。

滨州由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的典范,晋升为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建设阳光政府可资借鉴的样本。
 
>>“四大平台”打造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

滨州市把政务公开作为执政为民的自觉行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媒介,搭建了集报刊、电视、网站、触摸屏于一体的政务公开“四大平台”,为群众随时随地了解相关政府部门信息提供了便利。

政府网站公开平台:滨州市按照统一平台、统一目录、分级管理原则对信息公开系统升级改造,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平台,编制了全市统一信息公开目录。共整理录入信息45000余条,新增政府信息13028条,做到了准确、及时、完整公开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一点通”触摸平台:在市、县(区)公共场所部署电子触摸一体机,覆盖全市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方便群众“触摸”信息。目前,全市一点通终端达到近200台,基本实现了全市市、县、乡重要公共服务场所、乡镇驻地、部分一二类社区“一点通”全覆盖,实现了滨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大步推进,确保了群众随时随地查阅政府信息。两年来,全市“一点通”总点击量达到700万次,单机日均点击量达到500多次。

数字电视政务公开频道:开设直通政府、政策文件、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等12版块41个栏目,公布信息8000多条,12万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查询政府信息。

党报“阳光政务”专刊: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跟踪报道,让群众了解阳光政务内容和阳光政府建设,实现了媒体搭台、部门行动、群众参与的目的。

>>信息公开与在线访谈 搭起群众与政府互听“心意”的平台

“要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让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是市委书记张光峰曾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的话。

顺应广大群众的意愿,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问题,滨州市坚持把主动公开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在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一点通”、数字电视政务公开频道及时公布各项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岗位需求、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城乡社会救助等制度规定,加强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管理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政务信息、民生信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自2010年起,滨州市先后举办了市长访谈、48个政府部门“一把手”在线访谈、副市长访谈和公共服务部门两大主题等访谈活动。去年一年共开展83期,收到市民网上意见386条,现场在线答复326条,线下答复60条。

连续两年,张光峰在市“两会”期间参加政府网视频访谈,就《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和重大民生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在省“两会”、省党代会期间,他还两次就滨州发展与全省网友交流。

通过在线访谈,一大批民意被列入政府决策,政民关系更加和谐。针对网友反映集中的城市公交发展滞后问题,在深入调研后,张光峰在政府办公会上提出实施“公交便民工程”。两年间连续投入资金2亿元,购置200辆高档环保新能源公交车,完成了市区10条主要线路车辆的全面更新,新建40组智能候车亭、电子站牌等,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

>>建立政务微博大厅

市民随时随地咨询

反映问题并得到答复

4月22日,一条“某土小企业取缔现场”的微博引起不少滨州网友的关注,发布者是市环保局官方微博账号,起因是几天前一网友在微博上对某炼油厂排放造成污染进行了投诉举报。看到投诉后,环保部门立刻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的报告通过私信发给该网友,同时发布了上述微博。

2012年底,为整合滨州政务微博资源,以集中的方式展示和提供政务微博服务,滨州市建立了“阳光滨州”政务微博大厅,目前,首批10个县区政府、21个重点民生部门的官方微博均已“落户”。其中,“@阳光滨州”微博为全市政务微博总门户,组织微群账户间协同工作,直接受理或分办微博内容,集中显示微群信息;“@滨州发布”微博为市政府新闻发布特设账户,负责全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新闻发布与回应。
为了全面提升政务微博运行维护水平,“阳光滨州”及其所有微群帐户,定位于对外宣传、政务公开、网上问政、便民服务和重大事项新闻发布五大功能。要求各政务微博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坚持定期发布,确保适时回应,及时通报突发事件动态和应对措施。同时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观点立场的客观性、统计数据的一致性,防范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维护政务微博的准确性、权威性。

今年3月份,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张光峰在新华网开设个人微博,在线发布参加“两会”的动态信息,引起滨州及全国网友的高度关注。政务微博的力量迅速见效后,更多市民乐意通过微博的方式与政府部门沟通。网友“就是不改名”说:“有了政务微博大厅,我们咨询、反映问题更方便快捷,部门回复解决的速度也大大提高,给政民之间更好地沟通架起了桥梁。并且,通过这个平台,信息的发布更及时更公开更透明,我们能随时随地了解滨州正在发生的事情。”

记者 崔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