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公安紧牵信息化建设“牛鼻子”
来源:北方法制报 更新时间:2013-05-07

  2012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公安局始终围绕“强基础、上台阶、大跨越”的发展基调,超常规、大动作,狠抓“五个推进”,确保信息化深度建设与应用上档次、上水平、上位次。

  深化意识抓推进。该局通过组织召开党委会、全体民警大会、理论研讨会等专题会议,以及利用公安内网、宣传简报、学习园地等多种载体,大力增强全体民警的信息化深度建设意识。深化使命意识。充分认识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牢记加快推进信息化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时代使命,是党委的重要战略部署,绕不开、躲不过,必须积极顺应,全力以赴,强力推进;深化紧迫意识。近年来,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但还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系统设备老化落后、应用意识和能力不强等诸多现实问题,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清所面临的危机,不等待、不观望,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个“牛鼻子”,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实现现代化发展;深化责任意识。该局对信息化建设的范畴有着清醒认识,通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的责任体系,全警参与,凝聚力量,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确立导向抓推进。工作导向是确保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该局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要求,坚持着眼长远,满足实战需求,邀请专家做指导,协助规划工作,在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上确立工作导向,在具体项目建设中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由市公安局对新开发软件、新建业务应用系统或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防止因重复建设而产生“信息孤岛”,力争做到项目全、档次高、效果好。

  健全机制抓推进。实现公安信息化跨越发展,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为此,该局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突出位置,予以全力推进。他们迅速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每月一检查、每季度一排名一通报,并将通报结果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连续两季度在全市排名末位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同时,督察部门全面强化日常督导检查,对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实行协调指导和跟踪问效,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而影响整体进度的,一律严厉追究责任。

  强化应用抓推进。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所在。该局全面树立“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理念,探索建立信息服务实战的途径和方法。建设统一的公安机关行政管理、服务综合应用系统,开设网上服务大厅、网上社区警务室,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流转,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警务综合信息服务,提高公安机关社会信息采集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应急处置机制,依靠信息手段,建立“打、防、管、控”一体化的警务协同作战模式;依靠信息技术,改进公安管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让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地应用到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管理服务等公安实战中,不断提升全市公安工作整体效能。

  合力攻坚抓推进。在开展信息化深度建设与应用工作过程中,全局相关各部门、各警种上下同心、内外协力,警种联动、优势互补,切实形成了工作合力;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上,该局明确科技信息化委员会为牵头指导部门,负责制定标准、提出需求。相关业务警种是主责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部门间加强衔接配合,各司其职、协力攻关;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共同承担的建设项目上,局机关相关部门与各市、县相关部门进行责任捆绑,形成“齐抓共建、奖惩共担、成果共享”的良好工作局面,打破壁垒,交融互补,使公安机关整体科技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赖以土 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