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爱县审计局始终坚持不懈狠抓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目前为止,全局基本实现办公信息化、无纸化,45岁以下全部业务人员通过审计署AO考试认证,AO审计方法和实例分别入选审计署方法库、获得审计署鼓励奖。
一是抓制度,建立审计信息化工作机制。该局先后出台了《博爱县审计局计算机应用考核办法》、《审计局信息化工作考评实施细则》、《博爱县审计局业务工作内网操作规程》等制度。明确规定,对重点项目实行计算机专业人员与业务人员编组审计,加大计算机审计科技含量;对一般审计项目,计算机专业人员要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审计组寻找计算机审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进一步完善修订《博爱县审计信息化考核奖惩办法》,提高AO应用实例和计算机方法的奖励标准。建立了计算机审计经验共享机制,要求一线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施计算机审计,每人每年至少撰写一个AO实例和一篇计算机审计方法。逐渐形成了“统一协调、分级管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考评机制。
二是抓队伍,提高全员计算机操作能力。该局将计算机审计工作和业务骨干的培养列入全局工作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一是选派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计算机审计专题培训班。二是通过外聘专家授课、局计算机业务骨干专题讲座等形式,举办计算机应用培训,提高OA自动化办公系统使用效率和AO系统的优化使用。该局要求40岁以下的审计人员必须参加审计署AO认证考试,考试合格者优先提拔,并给予一定奖励;新招录计算机人员必须在三年内通过考试,否则作为考核不合格予以辞退。三是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活动,带动了一批中青年审计人员迅速成长为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的业务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是抓应用,加快转化为审计生产力。该局明确要求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全过程运用AO软件开展计算机审计,加快计算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行AO与OA有机对接,所有审计项目均通过网上办公,项目结束后形成电子归档数据包。审计组在现场审计时,每5个工作日通过AO系统报送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笔录以及其他重要审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