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金凌在灌南交运局举行的交通信息化工程调研会上,对灌南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快速、准确、便民”的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和完善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近年来,灌南公路站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展了办公自动化、路政信息化、养护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规范公路管理、提升行业形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应用对行业业务系统的全覆盖,目前系统内的日常办公、公文流转、信息上报、执法文书都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路政大队、超限检测站的9台执法车辆,全部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其中有3台具备视频监控功能,可与省市路网监控平台联网,将移动稽查、现场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为路政执法的规范化、取证信息的合法化提供了信息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手段。执法人员通过路政管理系统,可完成网上录入及电子执法文书办理案件。还通过县纪委权力阳光网,将所有办理的案件对外进行权力公开,接受监督。执法人员每天上路巡查情况,市路网办都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定位地点,查看路况,为路政工作现场取证、传输画面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真实性与工作效率。省局和市处可监控执法人员工作过程,有效地规范了行业执法行为、提高了应急指挥效率,成为省市县协同工作的重要平台。
境内204国道、326省道、235省道都建有1个24小时交调点,监控信号接入市路网中心交通量信息采集系统,可自动采集车流量,对交通量进行采集、分析和应用。204国道新沂河特大桥还安装了路网视频监控系统,实施全天侯监控。公路养护工作通过干、支线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及整合在办公自动化系统里面的全省统一的养护管理系统,可查阅全县公路养护管理所需数据以及路况普查所需数据,涵盖了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干线公路,每年都及时对路网、路面及桥梁数据、电子地图等动态数据进行更新,可为编制大中修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下一步,该站将建设养护与应急处置中心,增加路网信息发布平台,在干线公路路重要节点增设LED可变情报板,及时发布公路路况信息,成为信息发布及宣传教育平台。实现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从事后管理转向全过程管理,从模糊的管理转向精准管理,确保信息化系统便捷、高效、稳定运行,更好地为公众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