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
来源:岐山县政府 更新时间:2013-06-13


在市人社局精心指导下,岐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高效、安全、实用”的原则,率先在全市建立起了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为10个镇、4个社区服务中心、14个社区架设了VPN专线,上与市局实现了专网连接,下通各镇、基层社区,部分业务已在专网办理,应用系统覆盖了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和公共服务等多项业务工作。
 
岐山县信息化建设概括为“统一一个认识,搞好二个兼顾,强化三个基础”。统一一个认识,加强领导、争取各级支持,是搞好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市局安排后,一是我们及时向县政府专题汇报,县上把信息化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发改、财政、人社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通过实地勘察,去兄弟县区现场观摩学习,组织专业人员座谈,听取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经办机构意见建议,多方面科学论证,提出了“统一规划、高点建设、注重质量、分步实施”的总体设计方案。二是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市局领导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并为我们派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支持。我县信息化建设做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盘考虑,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既考虑到县社保中心,又考虑到镇、村、社区;既考虑到人社系统,又考虑到入驻社保中心的其它业务单位,为全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搞好二个兼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兼顾分布实施。一是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同步实施。在社保中心主体建成之际,我们及时对大楼装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步招标,同步建设,避免了重复施工,保证了工作进度。在信息化建设时,聘请专门公司进行设计,编制设计方案,报市局审批立项。在升级改造项目时,严格按规定履行采购手续,保证了工程质量。在县、镇、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注重衔接,注重协调,平台建设进展到哪个镇、村,信息化建设就跟进到哪个镇、村。二是平台基础设施到位后,按系统各单位不同要求,分项实施,逐步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在社保中心启用前,为入驻单位接入了互联网;为劳动就业局、医保中心、农保中心、新农合、婚姻登记接入与各自业务上级相连接的专业内网;在镇、村、社区平台建设接通VPN专线;为镇、社区、部分村配备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目前,我县县、镇、村(社区)网络互联互通,各项业务实现了网上办公。同时我们严把建设质量关,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通过招标程序采购的设备到位后,由专业人员把关,审核各项性能指标,聘请资深专家调试设备,项目质量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三个基础。一是网络管护。为了确保网络畅通和业务正常运转,成立了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维护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局领导分管,一名熟悉计算机的同志专项负责,从系统抽调5名同志组成管理维护小组,对社保中心及全县网络从网络硬件、运行软件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同时,对镇、社区及县社保中心网络IP地址进行规划,实现了对所有终端实时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组织领导和技术力量上保障了网络的正常使用。二是信息安全。我们制定了《计算机使用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心机房、视频会议室、监控设备、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制度》,重要设备部件实行专人规范管理。定期组织维护小组对系统进行安全自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组织管护人员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在数据传输安全性方面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杜绝网络泄密,从而确保了网络系统数据和信息安全。三是加快信息系统运用。网络调试联通后,我们加强组织协调,整合技术力量,集中对各经办机构人员进行培训,分步推广运用“劳动99”三版软件,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已逐步使用。
 
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并开通运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县人社系统信息化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既实现了省—市—县联网工作的具体要求,又落实了人社部提出的“数据逐步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信息化规划目标,对于我县人社各项工作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