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又上新台阶
来源:敦化市政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3-06-17

 记者 于博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我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依托各种科技手段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水平,让行政职权公开不及时、不全面,行政审批过程不公平公正,工作人员不作为,对权力运行环节“看不见、管不住”等各种顽疾无所遁形。
    2012年2月,我市被列为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以此为契机,我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要在我市建设全流程电子监察系统的目标。为此,专门成立推进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两年来,我市先后投资360余万元建成了全流程电子监察系统,并投入使用。针对全市各部门行政权力数量不明确、权力类型划分不标准、对外信息公开不到位等情况,推进办对全市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多轮梳理和确认。最终削减项目326项,对每个项目办理时限压缩40%以上,在64个行政审批项目中取消109个中间环节,整理汇总出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代理及行政服务等职权664项,行政处罚事项470项,并将每个项目的概况、办理流程、受理条件和依据、常见问题全面公开。
    全流程电子监察系统将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固化到岗、审批环节公开到位、违规责任追究到人,实现了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察的转变。企业和群众可以随时上网查看自己办件的进展情况,通过公开监督有效遏制了权力运行过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工作人员清楚办理行为背后的监控,大大压缩了审批的随意性,减少了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监察部门明确了责任追究的主体和考核依据,真正发挥了监察作用,全流程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效率和效果的“多赢”。
    在系统延伸方面,有关部门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监察的触角延伸到全市303个村、19个社区,力求改变办理事项需在村(社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往返多次办理的情况,相信通过这些延伸拓展,百姓会越来越多的享受到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各种便利。
    2013年4月底,我市以107.1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省政府对于试点工作的验收并被推荐为国家级优秀试点。今后,我市将继续依靠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和完善全流程电子监察系统,最大程度地保证我市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