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去年是郊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史上成绩最好的一年,这其中强化计生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近年来,郊区区委、区政府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和创新工作,通过在计生系统建立信息化体系、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种计生程序应用水平以及加强信息化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综合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目前区、乡两级实现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计生网络。
郊区为不断提高信息工作和专业技术水平,首先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素质,区、乡镇办计算机操作员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计生系统计算机操作员持证上岗率为100%。郊区加大对基层计生工作人员WIS系统、流动人口交换平台业务以及网络维护知识的培训,先后培训300余人次。
为保证计生信息完整准确录入,各乡镇办通过基层单位上报月信息报告单、辖区以外单位的信息交流单以及日常摸底排查中走访到的信息等渠道,对计生信息进行搜集补充,逐条录入。一是将考核中走村入户所搜集到的信息与WIS系统、流动人口交换平台录入信息进行比对,按录入的错误信息条数扣分;二是区计生局通过在开具婚育状况证明书、办理二孩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日常工作中搜集信息核对数据,累计考核分数;三是与公安、卫生、民政、建设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协作,通过互通新婚登记、出生入户、流动人口等信息来倒查各单位的WIS系统准确性。据了解,全区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建库率现已达到100%,日常工作微机信息使用率达99%以上,信息完整性、准确性达到了98%以上,电子报表报送率达到100%以上。
目前,郊区全面实现育龄妇女信息的双向良性互动,通过运行WIS系统的提示信息、孕环检信息等各项功能,让乡镇办计生办与村(居委会)、社区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实现了生殖保健、节育手术落实等各项服务的科学管理。在每月初,各乡镇办生成各单位当月应落实各类节育手术对象名单;在每年初,各乡镇办生成本单位所属各村(居委会)、社区孕环检服务对象名单,每月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名单,方便计生部门和村级专干开展宣传、随访,落实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服务和各项计生优惠政策,并根据数据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加以改善。
(杨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