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召开人口E通建设工作推进会 全面开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8月10日,兰州市人口委与市电信公司在榆中县召开“人口E通”建设工作推进会,标志着兰州市“人口E通”建设全面启动。市人口委及榆中县领导出席会议,全市8个县区人口局局长、兰州新区人口计生工作负责人以及具体从事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参加了会议。
推进会上,市电信公司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分别就“人口E通”项目概况、兰州市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人口E通”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作了系统介绍和讲解。与会人员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就“人口E通”的各项功能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保先财副主任要求大家牢固树立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理念,通过信息化推进工作流程再造,破解人口计生工作难题,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会议就推进兰州市“人口E通”建设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区人口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人口E通”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与电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把“人口E通”打造成兰州市人口计生工作新的亮点,努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强调全市各级在“人口E通”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操作、导入、同步、平台和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是要有准确的定位,“人口E通”的使用者主要是基层村(社区)专干,简单便捷的操作是“人口E通”系统能否发挥实效的关键;二是要建立面向基层的小平台,“人口E通”的运转使用应以乡镇(街道)人口信息库为主的小平台为核心,在小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导入和同步更符合实际。三是注重各项系统功能的开发,要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开发能够解决实际工作困难的功能模块,不要贪大求全。四是要注重系统整合,做好与现有系统的衔接互通,力求发挥最大效益。
近年来,兰州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建成了覆盖全市380多万人口基本信息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开通了联接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人口计生政务专网;全面推广使用育龄妇女阳光服务卡,全市人口计生信息化水平实现新跨越。2011年,全市各级人口计生系统全面更新软硬件设备,8个县区均配置了高性能服务器,实现了全员人口信息高效率运转;各县区、乡镇(街道)均建成了多媒体演示场所,实现了工作成效的多媒体演示;全面实现人口服务管理网格化,做到人口信息与居所信息一一对应;为拓展育龄妇女阳光服务卡的应用范围丰富其使用功能,兰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便携式阳光卡读卡器,开发百合计生阳光卡服务系统,实现了环孕情服务信息、入户访视和妇科病检查情况的即时采集和批量导入;依托人口计生政务专网建成视频会议培训系统、业务知识交流平台、信息即时交换平台,实现远程培训和涉密信息安全传输,全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12年,根据兰州市信息化建设总体安排和人口计生工作实际需求,市人口委与市数字办协调配合,分别开展市民卡项目、跨部门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工作,全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2013年,兰州市以开展信息采集新机制试点为契机,通过全面开展“人口E通”建设,必将实现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质的飞跃。